耕地,作为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18亿亩耕地红线被视为国家命脉的安全线是战略底线,绝不容许触碰。
自耕地恢复工作开展以来,沅江市自然资源局以“党建红、资源绿”为主线,坚持党建引领,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不断强化党组织和党员在耕地保护中的作用,坚守耕地保护红线,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全力以赴将流失的耕地“找回来、种起来”。
压实政治责任 织密耕地保护网
沅江市全面推行田长制,完善耕地保护管理体系,确保把耕地保护政治责任落实到田间地头和具体责任人。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原则,建立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机制,从上到下,已全面完成市、镇、村、组(网格)田长制四级组织体系建设,其中:市级田长34名,镇级田长126名,村级田长171名,网格级田长615名。建立健全了沅江市田长令制度、沅江市耕地保护田长制工作委员会责任单位工作职责、沅江市田长巡田工作制度、沅江市耕地保护田长制工作考核办法等,为耕地保护田长制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制度保障。逐级签订《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状》,做到每一个镇、村、组都有耕地保护任务,每一块地都有监督保护责任主体,实现耕地保护责任底线目标87.54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78.4万亩全覆盖。
积极宣传引导 注重统筹协调
沅江市坚决夯实“找回流失耕地,守住粮食安全”的宣传主阵地,“一地一策”有序找回,高效推进耕地恢复工作。通过入户走访、广播宣传、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与耕地保护政策,进一步加强村民群众主动恢复耕地的意识。沅江市自然资源局对耕地流出图斑进行逐一分析,采取先永久基本农田后一般耕地、先集中连片后零散图斑循序整改。该局党委及时调度,对耕地流向林地、耕地撂荒、挖塘养鱼和设施农业用地等不同情况分析研判,“一地一策”制定恢复方案,鼓励引导种田大户集中耕种和农民群众自主整改恢复。经各乡镇(街道)和村两级党组织全力配合,2023年度沅江市耕地恢复工程面积3460亩,省级审核入库3042亩,超额完成3000亩的目标任务,为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加大监管力度 严控违法用地
沅江市建立 “五早” 执法监管机制,加大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的执法监察力度,以“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遏制违法占用耕地行为。综合采用田长巡田、卫片执法等手段,落实建立“早巡查、早发现、早预警、早制止、早整改”的执法监管机制,对新发生的违法违规用地实行“零容忍”,坚持“露头就打、动工就拆”的刚性执法要求,推动执法方式向“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转变。大力整治存量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图斑,全力推动开展新增耕地“春苗”行动,对下发图斑逐一排查、分类施策、精准发力,落实地块整改,实现农作物“出土长苗”。
沅江市2023年度落实耕种并完成变更总面积77269.85亩,其中恢复耕地类2418.82亩,补充耕地类74836.37亩,督察整改类14.66亩,总体完成变更率达95.56%,根据最后一次田长办全省完成情况的通报,沅江市在全省各县、市、区中排名第5位。同时,联合检察院和公安局协同开展“非法占用耕地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共同着力破解自然资源领域执法难题,强力推动各类违法违规问题的查处整改,努力实现存量违法用地清零和新增违法用地“零增长”。
强化技术保障 引导复耕复种
“要想取之,比先予之”,沅江市高标准推进2.8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023年国债增补投资高标准农田1.6万亩和5.822万亩投融资建设任务。有效改善项目区域内农田管理状况,提高土地肥力,加强农作物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切实为粮食高产稳产、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增收致富夯实根基。同时,聚焦现代农业综合改革,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有效提高耕地利用率和粮食产量,提高耕地的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
严格追责问责 推行长效机制
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沅江市政府出台《沅江市耕地保护责任追究办法》,要求各级各部门扛牢耕地保护政治责任,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问责,确保现有耕地一亩不少、新增耕地一亩不假、乱占耕地一亩不让,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建立健全线索移送、交办贯通的协同机制,对落实耕地保护打折扣、搞变通、欺上瞒下,任务完成进度严重滞后、造成恶劣影响的从严追责问责,坚决做到耕地流失不查清楚不放过、不处理到位不放过、不整改彻底不放过。
找回流失的耕地、实现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沅江市将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耕地保护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用地者等耕地的管理者、使用者积极参与找回流失的耕地,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步调,确保粮食安全的根基稳固。
来源:益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编辑:岳敬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