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益阳市中心医院完成全省首例特发性震颤脑深部电刺激术

cc583d88-17b5-41ad-bdb8-8ec23cb22f91.marked.jpg

医师商议治疗方案。

红网时刻益阳6月12日讯(通讯员 周述博 陈婧婷)近日,益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团队成功开展全省首例特发性震颤脑深部电刺激术。手术的成功标志着益阳市中心医院在治疗特发性震颤等运动障碍性疾病等方面的治疗迈向全国先进行列,也为全省该类疾病患者减轻痛苦及改善生活带来了新的选择。

张娭毑今年已经70岁,10年前开始出现双上肢及头面部抖动,今年年初因抖动加重来到益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就诊。

张娭毑入院后,益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医师龚微为患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症状、体格检查等,考虑为特发性震颤,予以相关治疗,并请神经外科会诊,诊断为特发性震颤、临床分级3级,考虑到这种疾病药物治疗效果欠佳,遂建议张娭毑行双侧丘脑腹中间核(vim)脑深部电刺激术(脑起搏器),经过一系列术前评估及术后综合评估,张娭毑手术指征明确,决定为其实施脑深部电刺激术。

脑深部电刺激术是目前治疗特发性震颤最有效的方式,但手术位置特殊,对医院设施设备及医生技术都有极高的要求。为了确保手术万无一失,医院副院长杨炼球、神经外科副主任文红波亲自参与了手术方案的讨论,并最终决定首先行MRI扫描,确定核团,并用计划系统设定坐标值;随后,在局麻下为张娭毑安装立体定向头架,并带头架行CT扫描,再与磁共振图像融合,最终计算出vim核坐标值。

经过紧张的准备,张娭毑被推入手术室,由神经外科副主任王世清和医师周述博实施手术,按照预先得到的坐标值,将脑深部电刺激电极顺利植入脑中,并在电生理检测下确定电极位置准确。

术后,张娭毑恢复良好,抖动症状基本消失,无不良反应。

特发性震颤又称原发性震颤,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为最常见的椎体外系疾病,也是最常见的震颤疾病。特发性震颤临床上以上肢远端的4~12Hz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为特点,可伴有头部、口面部或声音震颤,各个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发病时,日常书写、倒水及进食可加重震颤,多数患者饮酒后可减轻,随着病程的进展,震颤幅度会增加,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最终躯干及下肢通常也受累。震颤临床分级有4级。一般需与帕金森病震颤、小脑性震颤及精神心理性震颤相鉴别。

治疗可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以普萘洛尔口服为主,或予以A型肉毒素多点肌肉注射,上述疗效欠佳可选择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治疗方法包括立体定向丘脑毁损术及深部丘脑刺激术(DBS),由于丘脑毁损术术后副作用较大,现基本被DBS术取代。

Vim是丘脑内部的亚功能核团,且为影像学上不可视靶点,前后径仅仅约为3mm,手术需将电极准确植入,且不能有1mm的偏差,否则患者将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这无异于针尖上行刀。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术被称为脑起搏器,是顶尖科技应用于临床的典型代表,目前益阳市中心医院是省内少数几家能熟练且独立完成术前评估、术中电极植入及术后程控的医院。该项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帕金森病、癫痫、抽动秽语综合征、药物成瘾、肌张力障碍、老年痴呆症、强迫症等疾病及植物人促醒等领域。

来源:红网

作者:周述博 陈婧婷

编辑:刘丽

本文为益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content/2019/06/12/558673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益阳高新
  • 益阳市场监管
  • 要闻
  • 益阳新闻
  • 红直播
  • 市直
  • 园区
  • 新闻H5
  • 视听
  • 公示公告
  • 专题
  • 图片
  • 益阳教育
  • 医卫
  • 重要新闻
  • 益阳综合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益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