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周立波先生创作《山乡巨变》的文学沃土——益阳清溪村,新时代的文学振兴故事正蓬勃续写。散落乡野的22家书屋,如同璀璨明珠,构筑起触手可及的全民阅读网络,点亮乡村文化星空。红网益阳站策划推出《去书屋里找答案》,邀您一同探寻这片土地跃动的文学风采,感受书香浸润下的山乡新韵。
书屋档案
坐标:清溪村核心区·周立波故居旁
主题:为人民创作·为时代放歌
面积:108㎡
答案线索:文学如何从泥土里长出力量?
主理人:卜雪斌(返乡矿工转型“戴斗笠的秀才”)
这座占地108平方米的书屋坐落于周立波故居旁,通过“为人民创作·为时代放歌”主题展陈,将文学创作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展厅内,按1:1复原的田间书桌上,泛黄的手稿与沾着泥土的草鞋并置陈列,各种版本的《山乡巨变》跨越半个多世纪整齐排列,形成独特的时空对话场域。
书屋开业后,清溪村的文化生态悄然改变。曾经围着牌桌的乡亲们,如今抱着书来请教 “亭面糊” 的原型故事;返乡创业的90后邓旭东,在书屋灵感启发下创办 “禾场上” 生态农场,用周立波笔下的诗意命名农产品。每到周末,来自各地的研学团队挤满书屋。更令人惊叹的是,书屋通过直播带货,将清溪擂茶、黑茶等特产发往全国。
立波书屋不仅提供图书阅读服务,还经常组织村民、周边学校的学生来参加各种阅读活动。据统计,立波书屋开业以来,免费提供给各党团支部、社团组织以及周边的各个学校举办党团活动、读书会多达几百场次。
当城市读者在沉浸式阅读区重读《暴风骤雨》,隔壁民宿正接待着来采风的青年作家;当直播间探讨“新时代乡村书写”,带货架上清溪擂茶已通过物流发往全国——这座书屋给出的终极答案或许是:文学从不是孤岛,它始终与土地、人民和时代紧密相连。
清溪村的答案,藏在每一本被翻阅的书籍、每一杯飘香的擂茶、每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中。文学不仅是历史的回声,更是未来的种子——在这里,乡村振兴的密码,正被书写成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来源:红网
作者: 田田 王欣
编辑:岳敬然
本文为益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content/646948/53/14886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