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视频 | 大通湖区金盆镇:群众当“考官” 实事见真章

1.jpg

镇村干部正在组织群众对机耕道进行现场验收。

红网时刻新闻7月5日益阳讯(通讯员 刘庆 刘婷)7月2日,益阳大通湖区金盆镇有成村新修的机耕道上格外热闹。由镇村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组成的验收组,正对这条刚竣工的道路进行一场严谨的“考试”。不远处,何大爷乐呵呵地看着,声音洪亮:“验收好!就该这样较真,这路修得实在,以后下地干活顺当多了!”这务实的验收场景,正是金盆镇“一村一年三件事”行动坚持为民办实事、让群众来评判的生动写照。

这条承载着乡亲们喜悦的机耕道,曾是全村人的一块“心病”。全村4.2万米机耕道中,超过70%修建于2001年前。长期雨水冲刷和车辆碾压,多处路段出现严重坑洼、塌陷,部分宽度甚至不足2米,大型农机进田难,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效率。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25年,有成村党总支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一村一年三件事”行动为契机,通过广泛收集村民意见,整合上级资金与村级自筹资源,将群众急难愁盼的机耕道修复纳入年度任务清单,全力推进修复工作。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施工,累计修复机耕道5000多米、涵洞5处、加固边坡20多处,全村机耕道路面平均拓宽至3.6米,“农业血管”重焕生机。如今,农机畅行无阻,完善的排水系统更让农田在近期几场暴雨中安然无恙。

验收不是盖章走过场,乡亲们点头才算数。金盆镇党委坚持“办成一件、报告一件、验收一件”,要求各村(社区)在项目完成后及时报告,一周内组织实地验收,通过翻阅资料、实地踏勘、核查账目、入户调查满意度等程序,让群众全程参与评判,切实倾听真实心声,保证项目阳光运行、落地见效,让“人民满意”成为工作标准的“硬杠杠”。

有成村的生动实践,正是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缩影。今年以来,镇党委将“一村一年三件事”作为纾解民忧、凝聚民心的重要抓手,累计召开屋场会40余场,走访群众2800余户,原汁原味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0余项。各村(社区)党组织严格履行“四议两公开”民主议事流程,最终将各村(社区)确定的关乎民生、发展、党建领域的21件实事集中公示,接受全体群众监督,让村民真正成为“定事”的主人翁。

截至目前,金盆镇年度“一村一年三件事”已完成5项。每一件都如同有成村的机耕道,带着泥土的芬芳和群众的口碑。以“群众点题、民主定事、合力解题、人民阅卷”为闭环的“一村一年三件事”实践,正在全镇各个角落生根发芽,将振兴蓝图一步步转化为乡村的幸福实景。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刘庆 刘婷

编辑:田伶

本文为益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content/646941/97/15102815.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益阳高新
  • 益阳市场监管
  • 要闻
  • 益阳新闻
  • 红直播
  • 市直
  • 园区
  • 新闻H5
  • 视听
  • 公示公告
  • 专题
  • 图片
  • 益阳教育
  • 医卫
  • 重要新闻
  • 益阳综合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益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