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繁为简,直奔主题,形式新颖,内容精练。既突出了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又突出了立法的可操作性。”益阳市的“小快灵”地方立法实践,赢得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纷纷点赞。
“所谓‘小快灵’,‘小’是精准立法,针对具体问题设计规范,使切口更深更准更实;‘快’是高效立法,加快立法速度,提升立法效果;‘灵’是形式灵活,聚焦需求突出特色,力求管用适用好用。”
2023年12月1日,《益阳市中心城区资江两岸风貌管控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实施。这是益阳市按照“急需可立”的原则,以精准解决问题为导向,是出台的第一部“小快灵”地方立法探索新实践。
虽是地方“小法”,却彰显大作用。该《规定》的实施,让中心城区资江两岸风貌得到更好地保护和发展,从而提升了广大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注重针对性 “小立法”助力“大民生”
背倚雪峰山,怀拥洞庭湖。益阳市是长江中下游城市群重要成员、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城市之一、长株潭都市圈的拓展区,也是全国有名的“文学之乡、鱼米之乡、黑茶之乡、楠竹之乡、羽毛球之乡”。
“背靠雪峰观湖浩,半成山色半成湖”的山水特征和“府县同城”的历史格局,让这座曾经的三国古战场遗址,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旧貌换新颜,吸引了众多游客目光,最高峰时年接待量高达260余万人次。
曾先生是土生土长的益阳市资阳区大码头居民,退休后发挥余热成为了明清古巷的一名志愿者。“感谢政府建设了这么漂亮的资江风貌带公园,也很期待明清古巷历史文化街区建成。”他说。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技术科科长彭靖坦言,开展中心城区资江两岸风貌管控立法,主要是为了弥补当前资江两岸规划建设中的短板,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打造有序、靓丽的城市空间,将城市天际线、风景线以及身边更多的风景,一览无余地“还景于民”,该立法就是切实响应市委市政府和老百姓高度关注“民生大事”的具体实践。
益阳市中心城区资江两岸风貌带立法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从立法程序启动到《规定》的颁布实施,期间密集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会等15次、参加人员210余人次,起草小组先后对《规定》进行了5次大修改、8次小修改。
2023年8月30日,益阳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规定》,2023年9月22日,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该规定,正式将益阳市中心城区资江两岸风貌带保护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通过“小快灵”,解决“大民生”,既补齐法治建设的短板,又引导市民、游客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更为重要的是,有序建设成为中心城区资江两岸各建设主体心里的一道“硬杠杠”。
《规定》的出台,不仅填补了湖南省益阳市没有“小快灵”立法的空白,也掀开了益阳市中心城区资江两岸科学化管理与规范化建设的扉页,成为益阳市“小快灵”立法的初体验。
从目前实施情况来看,不但得到了市民、游客的广泛认同,还让益阳市中心城区资江两岸风貌带保护氛围愈发浓厚。
注重适用性 “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在坚持利用中保护、保护中利用的原则下,《规定》全文共12条,不设章节,按照“务实管用、急用先行,需要几条就定几条”的原则,没有对立法目的、依据、立法原则等内容单设条款,也没有增设行政强制、行政许可和重复设定违法的法律责任。无论立法内容,还是立法形式,都是全新尝试。
为了增强地方立法的适用性,早在2022年7月始,益阳市就开始注重调查研究,结合市情特点、地域特征、人文特色,坚持问题导向,《规定》有针对性地设置风貌核心要素管控关键条款,全面加强对中心城区资江两岸整体风貌的规范。
在益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法规科科长潘登看来,这次的“小快灵”地方立法,事关中心城区资江两岸的建设行为,务必以解决治理和建设难题为立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践证明,“小切口”入手的“小快灵”立法,由于实施效果明显,受到了社会各界欢迎。
正值“秋老虎”肆虐的季节。茶余饭后,市民三五成群,或悠闲漫步沿江风光带,或挥汗如雨疾跑在休闲广场。不知不觉间,中心城区的资江两岸已晋级“网红打卡地”。
“过去的这里是坑坑洼洼、杂草丛生,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走路都得小心点,稍不留神就可能绊一跤。哪像现在,绿树成荫,满眼全是美景,扑鼻尽是花香。”赫山区桃花仑街道的胡爹深有感触。
“将中心城区资江两岸风貌带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市民生活的重要举措之一,坚持改造与整治并举、建设与管理同步,实现了整体改造提档升级,用‘心’换取市民美好生活‘新’起点。”反复研讨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一锤定音。
“杂乱无章”曾是老旧的代名词,乱拆、乱搭、乱建、乱晒以及道路破损、停车不便、雨污不分离,是长期困扰资江两岸市民的“老大难”。
科学规划、合理利用、依法管理,加大投入对停车场、绿地、地面硬化等基础设施进行提质改造,随着《规定》的实施提上了市政府重要日程。
“以前车辆乱停滥放,显得杂乱无章。经过依法整治规范,现在明显井然有序、规划合理,大家出行方便多了。”茶亭街社区蔡大妈的家近邻资江,有着比常人更直观的感受。
注重可操作性 “小快灵”服务“大发展”
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严格遵循立法权限,从地方实际出发,以立法形式保障国土空间规划有效实施,避免“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橡皮擦擦,不及领导一句话。”
“地方立法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补充,是对策性立法,这就决定了地方立法更容易做到‘小快灵’的立法机制,适应新时代对地方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的新要求。”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委主任王国余表示。
“我们的‘小快灵’,是紧紧围绕社会关系中的某一个具体方面或者某一个细节进行立法,促进解决某一个或者某一类问题。选题小是基础,内容细是灵魂,结构精是重要特征,广泛参与是关键。”王国余进一步解释道。
“中心城区资江两岸空间风貌特色不突出、开敞空间不足、慢行交通未成体系、功能业态较为单一、历史文化街区周边环境不协调等,一直是我十分关注的问题。”市人大代表王瑜如是说。
“现在好了,《规定》采用技术规程+法律条文相结合的形式,从控制建筑形态、优化天际轮廓线、建设视线通廊、规范建筑退让、治理公共空间、构建慢性系统、丰富功能业态、塑造建筑风貌、打造滨江夜景、延续历史文脉等方面对资江两岸空间风貌进行了规范,有效地实现‘高度、密度、风度’的有机统一。”
“市人大在立法选题的选择上,推崇‘小切口’立法,不追求大而全的综合性立法。实践证明,这种做法不但制定修改的成本小,效果也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龚悟云说,以最快的速度、最精短的内容,通过法律制度的设定和条款的规定,保护好益阳市的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以及维护好城市建设。
正是由于“小快灵”,近一年来中心城区资江两岸风貌管控更加规范有序。
据了解,《规定》实施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落实法规要求,启动了中心城区资江两岸城市设计编制工作,依法加强对风貌管控的顶层设计,担责担当进一步强化规划管制和建筑设计指导,塑造城市特色风貌。
通过有效管控资江两岸夜景亮化设计,现在的晚上流光溢彩,水天一色。银城江月、大汉资江城等住宅小区与附近的西流湾大桥、斗魁塔、文昌阁等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通过在项目审查中严把天际轮廓线、视线通廊、建筑高度、建筑体量、建筑风格、建筑色彩等法规控制要求,审慎实施规划审批,新建项目品质明显提升,市民纷纷表示天际线更美了、建筑更漂亮了、水泥森林变少了、绿地变多了。
“坚持‘小切口’立法,除了选题小、内容细、结构精之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就是集思广益开言路,认真倾听市民诉求,收集社情民意。”龚悟云认为,不能因主题小而不入“法眼”,只有坚持问题导向开展立法,才能让“小快灵”地方立法“立得住、行得通、管得了”。
在他看来,不仅是要让地方立法显特色、重实际,还要让地方立法补短板、惠民生,不单单要立小而精的法,更要立实用、适用、管用的法。
“选题的角度、开口小,相对而言内容就不会太多,解决的问题就有针对性。”龚悟云继而补充道,如果一部“小法”能够解决个把几个具体问题,就说明立法起到了效果。归根结底,就是要精准立法、精准施策、精准破题。
为此,益阳市在《规定》起草阶段,就高度重视立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系统性,注重统筹谋划、总体规划,形成了以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城乡建设管理为主线的地方立法模式。
“立法宁缺毋滥,要注重提质增效立法理念的转变。”龚悟云说,有质量和效率的地方立法,能够准确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回应老百姓的需求与关切,真正做到“为民立法、立法为民”。
来源:益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编辑:岳敬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