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的道路复兴路,红红石榴团结花……”12月1日傍晚,大通湖区金盆镇大东口村村民广场像往常一样响起了歌曲《中华民族一家亲》,汉、苗、彝、壮等9个民族的村民一起跟着音乐节拍舞蹈。村民胡强说,曾经的“阴阳路”变成“绿林道”“网红路”后,镇上村里环境好了不少,出来散步跳舞的人多了,打麻将的少了,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胡强说的“阴阳路”是指存在“千坟夹路”现象的金糖路、金漉路、金香路,因一边是活人走,一边是亡人埋,被群众称为“阴阳路”,严重影响金盆镇对外形象和村民出行,对此大家议论纷纷。金盆镇党委政府经走访调研,决心以散葬旧坟迁移为突破口,破除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以村为单位,组织召开村组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屋场会积极动员,工作组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破除“入土为安”陈旧观念。起初,年过八旬的村民向华富强烈反对迁坟,工作组10余次上门宣传,陪老人到迁坟现场及新修陵园实地查看,最终得到他的理解支持。党员干部带头示范,镇机关干部宋建红是金盆本地人,他主动做亲友思想工作,带头迁坟17座。
为切实解决好旧坟安葬位置及亲属意愿,金盆镇坚持“一域一策”“一坟一策”,筹资300多万元投入陵园建设,建起了孝文化广场、生态停车场与服务区、生态墓园、树葬区等四个配套分区,墓区绿树环绕、依河傍水,阶梯式墓穴错落有致。目前,全镇已统一迁坟2030座。金糖路全面油化、亮化、绿化,道旁种上银杏、茶花、红点红枫等树种540株;金漉路提质后安装了环保路灯,周边规划了休闲长廊与垂钓公园,还承办了益阳市2022年乡村振兴流动现场会;金香路提质改造预计年底完工。
到田间地头去,到服务窗口去,到群众身边去……金盆镇积极探索以乡风文明促推乡村治理,走出“三讲三访三评”乡村治理新路子。干部“三讲”——讲道理、讲情理、讲法理,让乡村治理变得有“理”更有“礼”,实现以“理”服人,以“礼”化人;下沉到基层的“三访”——有需求必访、有良策必访、有贡献必访,让乡村治理有“新”更有“心”,新点子频出,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心也贴得更近了;常态化的“三评”——评议员评议、红黑榜评定、积分制评比,让乡村治理中群众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有效提升了村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全镇7个村(社区)均健全了“一约四会”制度、村民小组“党建+微建议”网格模式,推动村民积极参与村内各项公共事务,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村民自治落地生根。实行农村人居环境任务群众认领“清单制”、完成任务村级评选考核“积分制”,开展了“一拆二改三清四化”整治行动,每月评比公示“最美庭院”“最差庭院”,最大力度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形成“户户争优秀、人人争先进”良好氛围,打造了6条美丽居民线、10处景观小品,完成171户美丽庭院“六个一”建设。
金盆镇还大力传播通俗易懂接地气的“墙头文化”,将民风民俗、道德准则、科学知识、文明乡风等传递到农村的各个角落,成为搞活农村文化、育实乡风文明、创新成风化人的好载体。高标准打造由公益大讲堂、农耕文化馆、清风长廊、民族团结走道、法治公园等组成的农村公益性文化综合体,组织开展“彝族年”、火把节、广场舞比赛、插秧比赛等民俗文化活动,全面营造了新时代乡风文明良好氛围。乡村文明新气象为全镇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22年,金盆镇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省级安全发展示范乡镇等20余项荣誉,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
来源:益阳日报
编辑:岳敬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