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茶”组团入选人类非遗 安化千两茶、茯砖茶上榜

人类非遗.png

341e7d20e3fca0e21245983e7b3d75b.marked.jpg

安化千两茶正在晾晒。安化县委宣传部供图

红网时刻益阳11月30日讯(记者 王新凤 通讯员 刘刚贵 童胜青)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相关44个项目已先后列入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值得一提的是,益阳2个项目位列其中,分别为黑茶制作技艺(千两茶制作技艺)、黑茶制作技艺(茯砖茶制作技艺)。

千两茶,又称花卷茶,源于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唐代中期,这里出产的“渠江薄片”被列为朝廷贡品。宋代,当地的茶已“甲于诸州市”。明代万历年间,安化黑茶被定为官茶,销往西北和国外,民间有黑茶“无安化二字不买”之说。至清嘉庆年间,为便于运输,茶商将其捆踩成圆柱状,每只定为老秤1000两,故有“安化千两茶”之名。

c0c26eac5f5aa348eb35c1fbf3d900d.marked.jpg

工人正在制作千两茶。安化县委宣传部供图

千两茶属黑茶类,其成品需以三年以上的楠竹编织成篓,用蓼叶,棕叶铺篓,以安化黑毛茶为原料,通过鲜叶杀青,揉捻,渥堆,松柴明火干燥,筛分,拼配、拼堆、称重、蒸熟、装篓、採制、自然凉晒干燥成品等,过程历经工序二十三道,总工时达近一年。成品茶茶体紧结,色泽油润,汤色金黄如桐油,口感纯正厚重,香味以松香为主,是中国茶中独一无二的一次性形成的单体重量最大的茶产品。

安化千两茶其成品造型独特,逾陈逾香,既是百姓的健康饮品,又是家庭中可代代传承的装饰性饰品,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科学价值。现安化千两茶已成国家专利产品,列入国家级非遗、列入国家地理标志,受到了国家最有效的保护。

1953年,湖南第一片茯砖茶于白沙溪诞生。

茯砖茶产于益阳,被称为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茯砖茶以优质黑毛茶为原料,经渥堆、发酵、压制成型和发花等环节制作而成,因原料送到咸阳泾阳筑制,称“泾阳砖”;因只能在伏天加工,故称“伏茶”。以其药效似土茯苓,称为“茯茶”或“福砖”。由于系持官引制造,交给官府销售,又叫“官茶”“府茶”。

茯砖茶其特有的“发花”工序,除需要很多条件外,砖体松紧适度,砖内“金花”茂盛,干嗅有花清香。泡饮时,汤红不浊,香清不粗,味厚不涩,口劲强,耐冲泡。是当时新疆各少数民族的最爱,并把“金花”多少视为茯砖茶品质好坏的唯一标志。

用于制作茯砖茶的退砖机。

现代科学证明:茯砖茶上的“金花”,学名叫冠突散囊菌。是一种益生菌体,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降血脂及调节肠道菌群等生物活性功效,在抗肿瘤、减肥及治疗腹泻方面具有良好医用前景。

1953年,在白沙溪诞生第一片茯砖茶。1958年,由于国家政策改变,茯砖茶在湖南定点生产供应,原泾阳所有茯砖茶生产厂家全部取消。从此,茯砖茶生产制作技艺在湖南传承创新发展壮大。2008年茯砖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王新凤 刘刚贵 童胜青

编辑:田伶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益阳高新
  • 益阳市场监管
  • 要闻
  • 益阳新闻
  • 红直播
  • 市直
  • 园区
  • 新闻H5
  • 视听
  • 公示公告
  • 专题
  • 图片
  • 益阳教育
  • 医卫
  • 重要新闻
  • 益阳综合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益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