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合作社竹笋加工现场。
红网时刻记者 张兴诚 刘慧婷 通讯员 李胜财 益阳报道
雨后天晴,正是挖笋好时节。万敬魁和几名村民正在竹林里挖春笋。半小时就有数百斤。“一天下来,不到百亩的竹林能挖一万多斤竹笋,合作社按照0.9元一斤的价格收购,春笋年收入能到20万元。”如今笋竹两用林的长势越好,山上的竹笋一年比一年多。
另一边,工人正麻利地处理刚收到的竹笋,以销往全国各地。
这是4月发生在益阳市竹业小镇桃江县马迹塘镇大塘坪村竹笋专业合作社基地的一幕。
因竹而富,在桃江,不仅仅是个别现象。虽然疫情反复,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当地发展竹产业的热情。
春笋收购现场。
竹笋致富路“一骑绝尘”
每年的4月份正是春笋最鲜嫩的时期,也是桃江县竹笋采收加工最繁忙的时节,全县上百家竹笋加工企业全部开启了加班加点收购加工春笋的模式。
桃江是传统的产竹大县,全国十大竹乡之一,拥有115万亩竹林,竹林资源位居湖南全省第一、全国第三,竹业资源丰富,其竹笋更是名副其实的绿色无公害产品。
速冻笋成品。
不过,若论现代化的竹笋产业,却要追溯到2013年。在那之前,该县一直存在“重竹轻笋”的现象,一亩竹林靠卖竹子的收入,一年下来只有两三百元。但从那一年起,桃江县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鼓励农民改造低产竹林,发挥笋竹两用林,一亩的收入迅速增长到近5000元。
收购来的新鲜竹笋在加工车间里经过蒸煮、压榨等环节后,将被加工成干笋或玉兰片。在去年7月刚刚入选湖南省特色农业小镇的马迹塘镇,类似的竹笋精加工规模企业有5家,半成品加工企业有34家,全镇共有笋竹两用林1.7万亩,从事竹笋培育、采收、销售及竹制品加工人员3.8万人,农民人均年竹业收入4000元。
这只是桃江竹笋产业的一个缩影。
桃江竹林一隅。
在整个桃江,竹林面积10万亩以上的乡镇有4个,9万亩以上的乡镇有2个,8万亩以上的乡镇有1个;拥有5亩以上竹林的农户达26080户;连片1000亩以上笋材两用林达14个,其中面积为500-1000亩的19个,200-500亩的17个,100-200亩的10个,并成功打造省级毛竹丰产林培育示范基地1个。
2021个,桃江县竹笋产业实现产值13.06亿元,“桃江竹笋”已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全国绿色食品十大领军地标商品等。
目前,湖南惊石农业、桃江竹缘林科、大华村竹笋合作社等上百个竹笋加工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全县日收购量近260万公斤,预计整个采收期结束后总体采收量可达6000万公斤,可为全县竹农增收3亿元。
桃江的笋竹两用林。
竹产业打通“任督二脉”
竹子并非只有竹笋食用一途,竹产业自然也并非只与竹笋有关。这一点,从桃江县的几个荣誉称号上即可见一斑——桃江县先后获评“中国竹子之乡”“全国竹产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竹产业示范县”“中国竹凉席之都”等称号,此外,在“桃江竹笋”之前,“桃江竹凉席”更是率先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在桃江全县245家竹业企业中,有中国竹藤品牌集群企业1家,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2家,中国竹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13家,新三板和Q板上市企业2家,规模以上企业39家,全县共注册竹业品牌102个。
品牌方面,除“桃江竹凉席”“桃江竹笋”两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外,还有3个湖南省名牌产品、9个湖南省著名商标。
竹笋加工产品:玉兰片。
以2021年为例,这一年,桃江全县加工竹材4700万根,产品涉及17大类400多个品种,如竹凉席、竹集成材、竹集装箱底板、重组材、户外防腐竹材、竹家具、竹胶合板模板、竹地板、竹架板、竹筷、竹签、竹新型燃料、竹碳、竹工艺品等。
该县的竹材加工行业还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竹利用:主干部分可做竹筷和竹凉席,竹头部分可作竹帘并加工成竹胶合板和竹集装箱板、竹枝桠可作艺术品、扫帚和燃料,竹尾部分可作竹签,竹加工剩余物可作生物质燃料和竹炭。这不仅有效提高了楠竹的利用率,也使得竹产业生产链条上各个企业原材料成本显著低于其他地区,增强了桃江竹业企业在同行业的竞争实力。
桃花江竹海。
不仅如此,“竹文化旅游”也是桃江县重点发力拟定的大文章,成功打造了1个国家非遗传承基地(小郁竹艺),建成了湖南第一座以竹为素材的中国(桃江)竹文化博览馆,创建了两家AAA级景区(桃花江竹海、安宁竹谷),桃花江竹海旅游度假区正在筹划国家4A级景区申报工作。当地还高标准执行承办了第十届中国竹文化节,极大地提升了桃江竹文化的知名度。
在桃江,与竹有关的一切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可谓打通了竹产业的“任督二脉”。
惊石农业竹笋加工厂。
壮大竹产业的“桃江秘籍”
打通“仁督二脉”,离不开一本“桃江秘籍”。
为了做大做强竹产业,桃江县成立了竹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其它相关部门为成员;同时出台了《关于支持竹产业发展的八条政策措施》,每年归集竹产业发展资金3000万元,并根据产业发展的关键点,有针对性地设定了若干促进措施和奖补措施。
桃江竹业小镇。
若想把企业做大,从一开始就要做得像大企业的样子——企业如此,产业也是如此。为了让人们摆脱“竹笋产品是小作坊产品”的传统认知,全县已有11家企业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桃江县还于2019年牵头制订了《复水毛竹笋加工技术规程》省级地方标准,2020年正式发布实施,并于2020年制订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桃江竹笋》团体标准,于2021年1月发布实施。参与标准的制定,让桃江竹产业在市场上有了更大的腾挪空间。
桃江县也很善于利用外部资金,近3年获得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组织的德国复兴银行贷款支持1亿2千万人民币。比如,从 2020年开始,桃江抓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项目实施的契机,争取到中央财政资金扶持,撬动社会资本投入4400余万元开展冷库建设。至今为止,全县共建成冷库57座,净库容约2万立方米,可储存生鲜农产品4万吨,从而一举突破了竹笋仓储保鲜“瓶颈”,使桃江竹笋产业驶入“快车道”。
湖南竹业小镇。
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桃江县政府先后与国家林草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签订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开展竹材、竹笋科研,从新产品开发、品牌创建、产业融合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目前已创建产学研工程中心3个。
为了增强从业者的竞争力,桃江县全力构建以合作社为纽带的楠竹产、供、销体系,保障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目前全县已组建竹笋生产专业合作社55家,其中省级示范社3家。此外,桃江县还通过引进全国清水笋领军企业惊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牵头成立“益阳市笋竹产业联盟”,不断强化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一系列的举措,使得桃江县竹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发展后劲明显增大,产业发展融合度不断增强。
“我承包了这里的86亩竹林,每天能挖一万多斤竹笋出来,多的时候能到1万6千斤,预计今年春笋收能到20万以上。”挖笋现场,桃江县三堂街镇九峰村村民胡赛云满脸的喜悦。
今年初,湖南惊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建了两条竹笋速冻生产线,公司与湖南农业大学合作研制出了零下55摄氏度的速冻竹笋产品,这样一来,消费者一年四季就都可吃到鲜笋了。
始于春天,厚积薄发,桃江人的生活正与竹产业一起,走向新的美好。
来源:红网
作者:张兴诚 刘慧婷 李胜财
编辑:岳敬然
本文为益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content/2022/04/22/11151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