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来自西班牙、荷兰等国的12位汉学家和文学翻译家来到益阳清溪村,参加文学交流活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他们除了踏访文学村庄益阳清溪村、参加“汉学家文学译作清溪书架”启动仪式外,还将在清溪村、岳麓书院与湖南作家举行两场座谈会。
记者注意到,此次来湘参加文学交流活动的汉学家,绝大多数是“80”后,是当下非常活跃的汉学家。
施露(Annelous Stiggelbout)。
在荷兰汉学界,施露(Annelous Stiggelbout)被视为汉学家的一个代表人物。她毕业于荷兰久负盛名的莱顿大学汉学院,曾在荷兰驻华使馆工作,2013年回荷兰后创办露华译社(Focus Chinees),致力中国文学翻译,促进中荷文化交流。她翻译了刘震云、毕飞宇及湖南作家盛可以在内的多位中国作家作品,为引导更多的荷兰读者阅读并了解中国文学,她还参与举办了多种与中国文学有关的推介活动。
白兰(Belén Cuadra Mora)。
现在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教授汉语课程的白兰(Belén Cuadra Mora),曾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进修学习,并在中国生活和工作超过15年。她曾翻译过湖南作家残雪的作品,此外,她还翻译过老舍、阎连科、邱妙津、北岛的作品。2021年,她因翻译阎连科作品《日熄》荣获马塞拉·德·胡安(Marcela de Juan)汉语翻译奖。
约万诺维奇·安娜(Jovanovic Ana)。
与中国缘分更长久的约万诺维奇·安娜(Jovanovic Ana)是一位来自塞尔维亚的翻译家。1992年,她看完了美国作家赛珍珠所有被译成塞文的有关中国的小说,自此深深爱上了这个万里之外的中国。现在贝尔格莱德大学语言学院东方语言系中文专业任教的她翻译出版(发表)有莫言《蛙》《檀香刑》、余华《在细雨中呼喊》以及鲁迅、茅盾、季羡林、张爱玲等散文、小说等51篇(部),发表大量有关汉语研究和教学的学术论文。
此外,伊朗翻译家艾森、土耳其翻译家吉来、西班牙翻译家高伯译、匈牙利翻译家宗博莉·克拉拉、保加利亚翻译家思黛、芬兰翻译家劳诺、哥伦比亚翻译家罗一人、埃及翻译家白鑫、突尼斯翻译家哈立德等也都翻译过多部中国作家的作品,他们翻译过的当代中国作家中有不少在清溪村有专门的书屋展示作品。即将启动的汉学家文学译作清溪书架,将上架包括他们的翻译作品在内的优秀翻译作品,这些译本将与清溪村现有的作家主题书屋互为补充,从周立波笔下的《山乡巨变》到当代中国作家的书屋,再到当代译者的跨语际译介,文学村庄清溪在世界文学地图上俨然已是一个耀眼的地标。
附:汉学家、翻译家走进清溪村完全名单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刘建勇
编辑:田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