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江南镇木溪口村村口的涂鸦,吸引了不少游客打卡。
红网时刻 记者 刘丽 张兴诚 曾凤玲 李丹 益阳报道
“山歌好唱口难开,擂茶好喝钵来擂……”跟随“新春走基层”采访团一行,我们走进益阳市安化县,不时就能听到这样的歌声。村民们擂着擂茶逗着趣,唱着山歌备年货,共绘一幅快乐祥和的乡村振兴图景。
“搬离了漏雨的老木屋,搬进了崭新的房子,大家都高兴哩!”人群里,安化县龙塘镇茶乡花海社区居民刘小美唱得很响亮。
茶乡花海社区居民们擂着擂茶唱着歌。
据她介绍,2019年,他们一家从半山腰搬进了现居的安置小区。原本挤在两间狭窄屋子的一家5口,从此有了自己的独立空间,别提多开心。安置小区交通便利,孩子上学坐公交车1块钱就到学校了,可解决了刘小美操心的大事。得闲时,她参加了社区举办的技能培训班,结业后在社区的花海幼儿园工作,既可照顾一家老小,又可上班领工资,感觉日子有奔头。
“现在社区有汽车主题公园、家具厂、电子厂等,解决了130余人的就业问题。我们也将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继续支持企业到茶乡花海社区来发展,带领大家致富增收。”茶乡花海社区党支部书记黄成旺说。
安化木溪口村年货节现场,农特产品琳琅满目。
在安化,这样安居乐业的故事,远不止茶乡花海社区,各个地方都在发展、在变化,每一个村民都在为着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
安化县江南镇木溪口村村民陶雨霞,是一名宝妈,每年零星养着些鸡、鸭、猪。2018年,在驻村工作队员的指导下,她精选品种,扩大规模,办起来了广木种养合作社。
“我以前完全不懂互联网,现在开始学着做直播,网友说我销售的时候特自信,感觉好像黑土鸡只有我家才有,大家都喊我‘黑土鸡妈妈’,我觉得还挺亲切。”陶雨霞没想到养鸡多年,居然成了“网红”,她也用自带的“流量”,帮着村里人一起推销红薯粉、花生、坛子菜、萝卜干等农特产品,“我们这里山好水好,种的蔬菜瓜果都好,农产品卖得很不错。”如今,她精心呵护的6000多只成品鸡陆陆续续上市了。
在安化沙田溪村,群众菜园里绿意盎然。
在悄然溜走的时光里,进步着的还有沙田溪村。
2022年1月19日,是个好日子。在安化县龙塘镇沙田溪村办喜事的就有两三家。不同往日的是,村子里不闻鞭炮声、不见鞭炮灰,也不讲排场,不比阔气,各家门楼上一个大拱门,依次排列着6个大红气球,宴请的也仅有临近亲友,酒席清爽简单,场面温馨。
“原本农村人情重,每逢喜事必会热闹两三天。现在村里规定婚丧嫁娶都不能大操大办,喜事不放鞭炮,酒席不准铺张浪费,我们都很赞同!”席间,一村民点赞道。
据沙田溪村村支书黄勇华介绍,以往村民人情往来,一年下来多的农户要一万七八千元,少的也要七八千元,许多家庭负担不起。乡村振兴工作队来了后,给村里定下了村规民约,“约”出了文明新风。“相互攀比之风没了,不再‘劳民伤财’了,社会风气好转了。”村民们表示。
趁着艳阳,村民晾晒着床单被褥。
记者了解到,沙田溪村是省委宣传部的乡村振兴联系点,2018年从贫困村出列,但一些陋习仍然没有改变,人情风盛行,铺张浪费,相互攀比。2021年5月驻村工作队进村后,通过走访调研,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相继启动了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道德积分超市(爱心超市)实施办法的修订和制定,建立村民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机制。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多次召开屋场会、党员大会、村民议事会,商议此事。2021年12月13日,村规民约、理事会章程和道德积分超市实施办法在全村党员、群众代表大会表决,获得全票通过。
“现在村民庭院里干干净净,农具摆得整整齐齐。唱歌的、跳广场舞的、下棋的、写书法的增多了,村民文化生活也丰富了,婚丧嫁娶一律从简已经成为一种新风尚。”村民黄务华细说着村里变化,心里眼里满是欣慰。
来源:红网
作者:刘丽 张兴诚 曾凤玲 李丹
编辑:王新凤
本文为益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content/2022/01/27/10819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