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赫山区粮食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平台。
电脑远程监管视频调度监管人员对企业进行执法。
红网时刻 通讯员 刘俏钰 郭轩 益阳报道
“监测到某米厂有成品大米装车准备出厂,请立即前往该厂进行现场抽样检测。”在益阳市赫山区粮食质量安全智慧监管数据中心,值班人员正在通过电脑远程监管视频调度监管人员对企业进行执法。这是益阳市赫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粮食安全监管方面探索建立的智慧监管新模式。
创新监管举措 打造智慧监管“1+3+N”体系
赫山区地处洞庭南缘、资水尾闾,是全国产粮大县、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同时也是益阳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湖南省唯一现代农业改革试验市的核心区,现共有粮食生产加工企业137家。以往传统的监管方式监管靶向不准、信息不通、效率不高,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监管需求。为破除粮食监管难题,确保大米生产质量安全,益阳市赫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精密分析该区粮食生产企业的特点和监管工作的实际需求,努力创新新思路、探索新模式,着力构建出粮食安全智慧监管“1+3+N”体系,暨打造“1”个智慧化监管平台,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当地线下监管部门、线上市场监管执法大队“3”方共治监管,“N”是全天候全过程实时监管,全面提升市场智慧监管效能,将各个环节呈现在监管人员和大众面前。
线上线下结合 破除粮食安全监管难题
粮食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可在线上进行视频巡查、视频监管、远程执法及检查统计。值班人员可通过电脑进行监管和巡查记录登记,实时掌握辖区米企生产状况,米企粮食生产过程实现公开化。执法人员可对指派的任务进行相关远程处理,跟踪处理状态和检查状态,在远程执法汇总栏中记录企业所有执法记录信息。通过可视化监管精准施策,减轻了执法人员来回奔波产生的工作量,大大缓解了基层人员力量薄弱的问题,执法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科学有效的监管上,监管效率得到全面提升。“兰溪辖区内大米生产企业有73家,以前靠纯人力监管,费时费力跑断腿,现在在线上就能进行监管,发现问题可立即响应。24小时监控也起到了震慑作用,企业各项操作都趋于规范。”益阳市赫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汤少华说道。
智慧监管数据中心配备有专人24小时值班值守,密切监控米厂动态。同时,针对粮食加工企业半夜生产的特点,益阳市赫山区市场监管局开展粮食安全“零点”整治行动,对全区大米生产企业进行不定期突击检查,做到线上线下“无死角”监管。
今年以来,益阳市赫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持续开展粮食及相关制品百日整治行动、食品安全大排查大整治百日行动等粮食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全力推动粮食加工企业全面整顿,不断规范、提质升级粮食加工市场,取得较好成效。粮食质量安全智慧监管体系的建立,更是大大提高了监管效能,为全区粮食质量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目前智慧监管平台已完成第一期的构建,共对46家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安装了103个4G无线监管探头,后期将扩展至所有米企100%全覆盖。
来源:红网
作者:刘俏钰 郭轩
编辑:邹君
本文为益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content/2022/01/13/10768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