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白身穿藏服,盘坐在雪地里,正在埋头学习。
红网时刻 通讯员 蔡敏 陈瑛 王淑华 益阳报道
停课不停学,在线学习不停歇。为了跟随在线学习的步伐,完成在线学习任务,他们在雪域高原搭起了帐篷,与牦牛为伴;爬上了4800米的雪山,只为找寻更好的信号;一天输液8瓶,为了对抗低钾血症……红紫的脸颊,长满冻疮的双手,工整的笔记就是他们努力的见证。益阳职业技术学院自2月12日开展线上教学以来,老师们通过直播、录播、慕课、视频会议等多种形式开展在线教学,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为了不耽搁一节课,不辜负老师们的一番苦心,他们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努力。
西藏那曲等地区经常会因为大雪等恶劣天气导致部分区域没有网络信号,学院在线教学开展以来,经常会有西藏的学生不能按时签到。为了听课,他们经常深一脚、浅一脚踩着积雪,顶着寒风,艰难地爬到山上去寻找信号,在山上完成当天课程的学习。
一顶彩色的帐篷,成为高原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家住西藏那曲的拉巴桑珠是学院18级畜牧专业的学生,出生于贫困家庭(是七类贫困生),学习刻苦、努力,曾获得一等助学金。
自线上教学开展以来,为了不错过学习,他每天总是早上六点起床,带上干粮,背上书包和简易帐篷,赶着牦牛,在山上反复找网络信号好的地方,边放牧边学习。他说:“贺老师的课是专业课,我之所以选择畜牧专业,就要学好知识,回到家乡,用我的知识为我们的牧民提供更好更专业的服务,带领大家发家致富。即使再困难,我也不会落下一节课。”
嘎白的学习笔记。
红围巾、热水袋、厚厚的藏服里藏着一颗执着的心
在平均海拔4800多米的雪域高原,同样来自西藏那曲的嘎白身穿藏服,盘坐在雪地里,正在埋头学习,一条红围巾把头严实地包裹起来,身旁的热水袋已无暇顾及。高原网络信号本来就弱,嘎白为了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每天早上五点多必须起床,要步行两个多小时到山上才能找到信号,经常在高原雪地一待就是四个小时,天气很冷,浑身被冻得僵硬,但她还是乐在其中。嘎白说:“我们雪域高原的孩子,自身都有一股子倔劲头,我们不远千里奔走他方去学习知识,不能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就让我们中断学习,我们的老师都在辛苦地为我们做在线教学,我们怎么能够谈苦,谈累呢!”
目前,益阳职院除了拉巴桑珠和嘎白以外,还有来自拉萨、那曲、山南、昌都等地的160多名西藏学生……在线学习对他们来说,不是一部手机,一个烤火炉,几碟零食那么潇洒和惬意,而是对他们身体和精神的挑战。他们努力的样子告诉我们: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断他们对知识的渴求。
久啊卓玛在医院打点滴。
打点滴,听直播,你努力的样子真的很帅
久啊卓玛是畜牧18101班的班长,平时学习就非常认真,工作也非常积极主动,还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因为患有低钾血症,久啊卓玛住进了医院,每天需要输液8瓶。当他听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学校老师要开展在线教学时,他满心期待。
每天,他让护士早早地给他打上点滴,准点守候着老师们的直播课。他说:“信息社会就是好,千里之外,我的老师还可以给我们上课,教授我们知识,遇到不懂的,还可以直接在网上提问,老师就会给我们一一解答。老师们还给我们发了PPT、教案、录播的视频等各种资料,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我们真是太幸运了。”久啊卓玛听课很认真,为了做笔记,经常忘记自己还打着点滴,一不小心就把针头扯了出来,医院的护士背后都笑着说他是个“学习痴儿”。
老师正在准备第二天线上教学的课件。
老师在课后答疑学生。
不要害怕错过,不要担心跟不上,老师们都有想到
学院畜牧专业的学生大多来自西藏等地,他们的基础差,底子薄,专业学习相对吃力,针对这一情况,畜牧专业负责人贺名叶老师组织教研室的杨斌、谢旖等老师专门为他们制订了教学计划。
课前给他们发送了课件、作业、电子版教材、录播视频等,让他们下载后可以随时线下学习,即便错过直播课程,也不怕耽误学习进度。另一方面,在线直播时老师们都放慢语速,缓解教学进度,专业的难点重点反复拆开解说,并结合西藏当地牧区的生产情况精选案例,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理解和学习。课中、课后随时在线答疑,学生们不懂的知识点可以得到及时地释疑,及时地消化和理解。
作为教研室的贺名叶老师说:“西藏的孩子们学习不容易,我们要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他们可以快速理解和掌握的学习资料,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最好能够结合他们牧区的一些案例来进行讲解。同时也要结合课程,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因素,给他们介绍新冠肺炎防控的知识,在他们的心中树立标杆和典型,让他们积极做好今后投身社会、奉献社会的准备。”
新冠肺炎疫情虽无情,师生千里在线递真情。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让我们期待春暖花开日,病毒赶走时,一起相聚校园。
来源:红网
作者:蔡敏 陈瑛 王淑华
编辑:罗玉林
本文为益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content/2020/03/08/6843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