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县植保专家在石牛江镇调查二化螟稻田翻耕灌深水灭蛹技术措施实施效果。
二化螟越冬代成虫。
红网时刻益阳4月8日讯(通讯员 袁静 胡卫红 李成刚)“据我们开展的二化螟越冬基数调查,桃江县稻田越冬基数亩平25077条,是去年3163条的7.9倍,局部丘块亩虫量达158400条,且受二化螟抗药性水平的不断提升,水稻栽培制度复杂多样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预测桃江县今年二化螟呈重发态势,局部将大发生,成为制约桃江县水稻生产安全的一个突出问题。”4月8日,湖南桃江县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站长丁朝晖神情严肃地说。
面对严峻的水稻二化螟暴发成灾的潜在风险,桃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部署。2月26日,该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指挥部办公室下达了第1号《关于抓好水稻二化螟防控工作的通知》;3月11日,县有害生物防治指挥部、县植保植检站联合发布了第1号《病虫防治通知单》;3月29日,中共桃江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制发了第1号《关于成立桃江县2019年二化螟综合防控督导工作小组的通知》。三个“一号令”的接连出台,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打响了以“虫口夺粮、控害保安”为目标的县、乡、村、户四级水稻二化螟综合防控战役。与此同时,3月15日县农业局召开了二化螟综合防控专题会议,3月20日、4月1日,县委县政府两次组织召开全县二化螟防控专题会议和紧急会议,层层落实技术方案并逐级压实责任。
根据该县《水稻二化螟综合防治技术方案》,4月中旬前,主要落实“严格区域布局,统一种植模式,统一品种,统一播期,减少二化螟桥梁田”和“全面落实在越冬代成虫羽化前翻耕深水灭蛹技术,降低二化螟虫源基数”的“农业措施”;4月底前,广泛推广应用“二化螟性引诱剂诱杀技术”连片诱杀的“诱控措施”;5月底前,主要落实“抓住防治关键点、抓住防治适期、选好防治药剂”的“化学措施”。目前,该县稻田翻耕深水灭蛹、降低虫源基数的“农业措施”正按照时间节点扎实推进,据《桃江县2019年各乡镇水稻面积及应翻耕面积》逐日报表反映,全县572426亩水田面积中应翻耕面积为361271亩,截至4月7日,累计完成翻耕134904亩,占完成比例的37.3%。
“为降低虫口基数,减轻全年防治压力,目前我们狠抓稻田翻耕深水灭蛹,4月中旬前,一类重发乡镇翻耕必须达到90%以上,二类重发乡镇翻耕必须达到70%以上,其他乡镇必须达到50以上。植保部门将进一步加强测报、天天下乡指导;督查组一天一督查、一天一排名,确保单个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整体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落实好‘农业措施’也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实现农药使用量负增长,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科学手段。”桃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范尚华表示。
来源:红网
作者:袁静 胡卫红
编辑:王乐丰
本文为益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content/2019/04/08/5305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