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化奎溪村:乘脱贫攻坚东风 扬乡村振兴风帆

丰收季节,安化奎溪镇奎溪村中一派收获景象。.jpg

丰收季节,安化奎溪镇奎溪村中一派收获景象。

奎溪村村中村容村貌改善,旅游产业不断发展,吸引了不少旅游前来旅游。.jpg

奎溪村村中,村容村貌得到改善,旅游产业不断发展,吸引了不少旅游前来旅游。

通讯员 彭建都 杨剑 益阳报道

奎溪村位于安化县西部,紧邻奎溪镇区,是一个具有南方特色的传统古村落,数条溪流遍布全村,雄伟的古祠堂、古庙宇、古院落、古门楼保存完整。

走进奎溪村,放眼望去,村组道路整齐宽阔,田野里的作物长势喜人,人们三五成群,或跳舞休闲,或下棋娱乐,村庄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

近年来,奎溪村村支两委抢抓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利机遇,依托优势产业,打造特色生态村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奎溪村正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成为奎溪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排头兵。

组织强,党员带头劲头昂

“现在,通过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处置不合格党员,党员的纪律意识得到了很大提升,现在的党员队伍,凝聚力强,作用发挥好,真正是一支先锋模范队。”奎溪村党总支书记龚志坚自豪地说。

在当选村党总支书记之前,龚志坚常年在外经商,是村上的一名致富带头人。为更好地建设家乡,带领家乡群众致富,2017年,他毅然回乡参加了村支“两委”换届选举,高票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和村主任。

当选后,龚志坚将在外面学习到的先进经验带回家乡,团结带领村支“两委”一班人,狠抓队伍建设。通过扎实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处置不合格党员、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落实党员积分管理、经常性邀请上级领导、讲师上党课加强党性教育等,“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党内组织生活实现了正常化、常态化,按时参加组织生活、按月主动缴纳党费、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等都成了党员的自觉。

同时,在支持村集体建设、带领群众致富等方面,也是处处能看到党员的身影,树立起了无数面鲜艳的旗帜,凝聚成了一座坚强的战斗堡垒。

今年,经村民议事会商议,决定对跃进组的公路进行扩改,需要占用部分农田土地,村里的老党员、老支书龚传安听说后,主动找到龚志坚,提出将自家路旁的两亩地让出来修路。

“村里修路是造福村民的大事,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我作为党员就应该全力支持。”龚传安不仅以身作则支持村上建设,还主动帮忙做其他村民的工作,在他的协助下,跃进组公路顺利施工。

龚怡峰是村里的一名普通党员,2017年在龚志坚的倡议下,与其他几名回乡创业的老板一道,成立了奎溪坪种养专业合作社,投资400余万元创办了奎溪坪生态农庄,运用先进的理念进行管理,目前已建成的生态餐厅是安化独有的一家;流转114户农户土地共500余亩,栽种了红桃、黄桃、葡萄、火龙果、猕猴桃等水果。

同时,聘请村上20多名贫困户打理果园和农庄,每年可增加收入1万元以上。如今的生态农庄,逐步成为一个集休闲垂钓、餐饮、水果种植和采摘等于一体的旅游休闲新去处。

产业旺,共同致富奔小康

近年来,奎溪村依托自然禀赋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通过引入市场主体,争取项目资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发展壮大优质水稻、高产油菜、水果采摘、休闲旅游等产业,勾画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底蕴与内涵。

安化便民粮油合作社是较早走农业产业化道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合作社成立以来,流转土地2000余亩,主要发展优质水稻和高产油菜,打造奎溪坪粮油千亩片区。

2017年投入百余万资金添置收割机、插秧机、粮食烘干机、打米机、榨油机等农业机械,为合作社及周边村民服务。

2018年投入资金160万元建起了粮油生产加工基地,占地12亩,办公楼、油料、大米加工等配套设施齐全,并注册了“湘奎”商标,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从简单的生产加工逐步向精深加工转变。

“我们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免费机械作业、免费发放农业生产资料、传授生产技术、产品收购等方式,将奎溪村115户369名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全部纳入产业帮扶范围,让利于贫困户,今年预计可以帮扶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800余元。”安化便民粮油合作社负责人龚好祖介绍说。

在粮油产业不断壮大的同时,镇、村两级审时度势,提出了产业发展整村推进和生态旅游整村规划的发展思路。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镇党委政府和村支两委的支持引导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

2017年和2018年,依托千亩油菜基地,在该村成功举办了两届油菜花节,吸引县内外游客1万余人次,有力地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打响了旅游品牌。

由村致富能手龚邵鸿创办的秦汉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400余万元,流转土地1500余亩,建成油茶基地50余亩,茶叶基地600余亩,苦荞基地800余亩,贫困户直接受益40余户,贫困户用工30余人。并计划打造观光茶园基地,建设茶叶加工厂,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坐落在奎溪村的秦汉桃源景区是梅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底蕴。2017年,镇上启动了秦汉桃源景区国土整治项目,对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进行完善,使景区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得到提升,游客接待能力得到增强。

今年,由张良兵主导成立的马跃洞家庭农场抓住乡村旅游的机遇,对秦汉桃源景区进行了重新打造,当地3个村民小组的在家劳动力全部吸纳用工,有效增加了群众收入。

民风淳,文明新风扑面香

近年来,奎溪村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将移风易俗、破除封建迷信写入《村规民约》,并在醒目位置进行公示。村上还推选德高望重的人成立了红白喜事理事会,制定了《红白理事会运行章程》,在全村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清新过节”,党员群众特别是党员举办红白喜事自觉主动向红白理事会填报表册,报告操办情况。

据龚志坚介绍,该村今年共有13户村民操办红白喜事,每户都到村红白喜事理事会进行了备案,并主动简化红白喜事程序,不燃放烟花鞭炮,社会风气有了极大转变。

每逢傍晚时分,村上的广场舞队就会来到休闲广场进行排练。这支队伍是村民们自发组建起来的,2017年参加了镇上“喜迎十九大  舞动瀼溪河”广场舞比赛,在今年村里组织的春晚和奎溪镇第二届油菜花节上也献上了他们自己编排的舞蹈,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张佳英是村上的妇女主任,也是舞队的成员,对村上风气的变化,她感受颇深。

“以前干完活没事干的时候,村民们总喜欢打牌,现在只要有空,大家就会聚在一起练舞,排练节目,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心情。”

现在,村上还成立了篮球队,将村上的年轻人组织起来,不定期开展友谊赛,村上的男女老少也为赶去为他们助威加油。

对此,龚志坚表示,“我们村支两委大力支持村民开展这些有益身心的活动,今后,我们还会建老年活动中心,为广大村民提供更好的休闲娱乐条件,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

村庄美,世外桃源美名扬

变化的不止广场舞形成的风景,村里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也得到了极大改善。走进奎溪村,赫然有进入世外桃源之感。

正在实施的光伏路灯项目,将从镇区至秦汉桃源至柳山片学校等主干线装上200盏光伏路灯,28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将实实在在受益;即将实施的槠木河清淤项目,也将进一步改善水质和农业灌溉条件,同时也将成为一道新的旅游观光长廊,奎溪村美丽乡村的建设初现雏形。

基础设施建好了,环境卫生也要提上来。“乡亲们,要牢记,治环境,顺民心,水儿清,空气好,人居住,心舒畅......”在奎溪村,随处可见的三字经,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增添浓厚氛围。

龚志坚介绍,村里聘请了5名贫困户作为保洁员全天候为美丽乡村实施保洁。为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奎溪村还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实施“清洁庭院”评比活动,家家户户张贴“门前三包”责任制牌,倡导垃圾分类处理。

同时,该村还组织党员群众每月开展一次环境清扫活动,对河流、道路、屋前屋后垃圾进行清理,村民环保意识显著提高,志愿清扫队伍不断壮大。

随着农村环境整治的推进,奎溪村形成了环境治理常态化机制,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如今的奎溪,正逐步成为名副其实的美丽乡村、世外桃源,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道路昂首阔步前进。

来源:红网益阳站

作者:彭建都 杨剑

编辑:罗玉林

本文为益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content/2018/10/20/69530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益阳高新
  • 益阳市场监管
  • 要闻
  • 益阳新闻
  • 红直播
  • 市直
  • 园区
  • 新闻H5
  • 视听
  • 公示公告
  • 专题
  • 图片
  • 益阳教育
  • 医卫
  • 重要新闻
  • 益阳综合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益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