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广场。
红网时刻见习记者 孙欣玮 记者 刘慧婷 通讯员 龙吉妮 益阳报道
初冬时节,南方天气逐渐变凉。山的那边,农家小院依山傍水,坐北朝南。一片片田垄相连,绿树掩映着栋栋农舍。石子路和绿植交相呼应,文化书屋里的老乡们喝着擂茶,吃着擦菜子,熟稔地用着家乡话互相寒暄……
这里是益阳高新区谢林港镇清溪村,也是周立波的故居。上世纪50年代,周立波以故乡清溪村为创作原型,完成了长篇小说《山乡巨变》,展现了家乡人求新、求变、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现今,清溪村借着知名度,巧打文旅牌,书写着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王蒙书屋。
因地制宜,点亮文旅发展“新名片”
入村处,即可望见横穿村落的石长铁路桥墩上绘着《山乡巨变》的章节,淳朴的乡情扑面而来。雨后的清溪村空气清新、清香弥漫,白墙黑瓦的书屋在绿树掩映中,一排排错落有致。此时,许多的年轻游客漫步至村中,享受着清溪村的新鲜空气,怡神养性,好生自在。
“下午还有一批客人需要接待。”11月20日下午,一群外地游客刚刚退房,陈虎又接到一个熟客的订房电话。清溪民宿自开办以来,陈虎每天都笑容满面,也让他庆幸回乡工作的决定是多么的正确。他告诉记者,现在游客来清溪村白天可在景区游玩观赏,晚上可以选择住落王蒙书屋,在边品阅文学书籍的同时边享受“接地气”的书屋住宿。
乡村的凋敝,往往始于年轻人的出走。反之,乡村的复兴,依赖的是年轻人的回归。作为90后的陈虎,在返乡前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也怀揣着大抱负想在城中闯出一片天地,于是随大流来到了城市中打拼。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清溪村的文旅融合品牌更加“响亮”,生态环境更加漂亮干净。逐渐的,像陈虎这样有志向有抱负的年轻人纷纷选择回到清溪村创业就业,想依托家乡的“大舞台”,发挥出更专业更强劲的新力量。“高铁站修到了村门口,柏油路通到了农家院,砖瓦房变成了书屋洋楼,处处都能看到回来创业的年轻人,家乡这几年变化太大了。”陈虎说道。
王蒙书屋的一楼可供游客品味文学书籍。
“能检测景区的PM2.5值数和入园游客的人数。”陈虎拿着公司开发的app告诉记者,旅居对应着度假,而康养是度假旅游的一个重要产品,因为康养是物质生活已经满足条件下,而衍生出来的精神层面的深度体验,乃至享受,与休闲比,已经不是生活质量提高问题,而是生命质量提升问题。
为满足未来更多的旅客需求,清溪集团目前利用租赁及收购民房的方式打造40家清溪书香民宿,总面积约17000平方米,拥有客房120间,总投资经测算约7600万。一期项目建设主要为以人民文学出版社清溪书屋、贾平凹清溪书屋等7家书屋的楼栋进行民宿化改造,改造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新增民宿房间共24间,为清溪村发展再次重磅发力。
赫山区快乐联盟幼儿园清溪村活动现场。
立足资源优势 让“研学课堂”落地生根
11月16日,益阳市教育局授予清溪村“益阳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基地”牌匾。标志着清溪村教育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预计11月底我们将迎来一批参与研学的中小学生。”清溪文旅集团运营总监胡强说道。
今年,清溪文旅集团通过租赁与收购景区闲置农舍进行提质改造,与新华启承针对研学项目展开全面合作,于10月1日打造出同时能容纳200人食宿的研学基地,并获授益阳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基地牌匾。
“清溪村的发展舞台更大,更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生于1981年的胡强,是宁乡人,曾在湖南多处红色基地从事培训研学的工作,拥有丰富培训研学运营经历的他,在今年受到清溪村的“巨变”影响后,转而“投靠”了清溪村与当地的人才共同发展培训研学事业。
“清溪村是首批中国乡村红色遗产名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幸福村、中国绿色村庄、中国特色村,处处散发着‘奋斗、开放、求变’的精神,堪称一座研学宝库。”胡强介绍道。该基地已打造精品研学项目1个,开发精品研学课程1套,遴选精品研学导师1批,累计接待研学人员近5000人次。
近年来,清溪文旅集团举办“文约清溪”主题活动4次,邀请李春雷、刘醒龙等知名作家做客。承办“第14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文艺名家走基层活动”,举行“影视小屋”揭牌仪式,策划大型古装花鼓戏《马前覆水》《红豆缘》、儿童剧《笨狼的故事》演出等。
未来该基地将接待规模扩容至3000人,致力成为具有全省影响力的“可观、可学、可读、可写、可游、可画、可唱、可演”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研学旅行基地。
邓旭东正在介绍桂花树与蚯蚓的共生系统。桂花树为蚯蚓遮阴,蚯蚓为桂花树松土。
实干创新 ,让生态农业“梦想成真”
“干自媒体那么多年,我觉得还是时代的‘风口’成就了我。但是,现在我觉得‘风口’就在自己的家。”90后小伙邓旭东家住清溪村,返乡前在深圳从事自媒体行业。在感受到家乡发展前景的影响下,于2019年年底回乡,在村委做基层工作,为清溪村“新山乡巨变”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0年,邓旭东同父亲着手建立了“禾场上”家庭生态农场,在边学习边摸索的两年时间内,农场的面积已达到了60多亩。据他介绍,通过将牛、猪、鸡粪便的综合发酵,供给与蚯蚓养殖仓床里,使植物与蚯蚓共同协助生长,成熟后的植物与蚯蚓又将成为家畜的饲料,往复循环,形成一条完整的生态多样性农园。
目前,家庭生态农场的鸡蛋,果树产下的水果及散养的家鸡,都已成为了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主打产品。因其绿色健康,鸡肉每公斤可售卖到100元,鸡蛋的价格也是普通鸡蛋的两倍。“鸡蛋供不应求,就连美容院的人都要来找我买鸡蛋做鸡蛋面膜。”邓旭东告诉记者,以生态系统建立的家庭农场不仅可以做到零污染,还能拉动相关的产业链,打造出更多的原生态高品质农产品。
作为自媒体人的邓旭东,经常会在个人的自媒体社交账号上进行生态农业的宣传。
提及农场的投入与建设想法,他告诉记者,资金上的投入目前近300万,在不是专家的身份下,“摸着石头过河”的这两年让他感觉挑战巨大,但作为新时代青年,那股敢于创新,追求差异性的冲劲在时刻不断推着他向上。“希望通过我们的创新打样,把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推广给更多人,拓宽更多村民增收致富的渠道。”邓旭东说道。
除了邓旭东这一类的年轻人,开创生态农业的,还有益阳高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目前,清溪村北峰垸片区800余亩土正地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通过与中联重科合作,开展智慧生态示范农场建设,打造“稻鱼共生”“稻虾共作”等立体种养模式。
放眼未来,清溪村还将打造无人智慧农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农民走上“坐在办公室里种田”的新时代。
夜晚的清溪村广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近年来,清溪村依托周立波故居,用活“山乡巨变第一村”名片,以清溪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为契机,着力做“响”红色旅游、做“深”文旅融合、做“新”生态农业,助推乡村产业兴旺,续写了清溪村山乡巨变的新篇章。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孙欣玮 刘慧婷 龙吉妮
编辑:岳敬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