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超5万人次奔赴清溪村,这场书会为何这么火?
2025-11-26 09:32:02 字号:

超5万人次奔赴清溪村,这场书会为何这么火?

图片1.png

清溪儿童书会·岳麓书会益阳分会场活动启幕。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姚宇超 赵佳妮 实习生 张志成 益阳报道

11月19日至23日,清溪儿童书会·岳麓书会益阳分会场活动在清溪村举行。作为“2025中国文学盛典·儿童文学奖之夜”的重要活动之一,短短5天,这场扎根乡村的书会就吸引了超5万人次争相奔赴。

一场开在乡村的儿童书会,有何魅力?答案不仅藏在书香与童趣里,更融在乡村与书文化的双向奔赴里。

图片2.png

各类书籍琳琅满目。

书香惠民,让“全民阅读”看得见、摸得着

11月23日,清溪村丰收广场上,30家国内知名少儿出版社的展台上,绘本、文学书、科普读物连成了一道“书墙”。现场,不少家长推着购物车穿梭其中,收获颇丰。“这些都是孩子喜欢看的书,价格很划算,所以一次性买了10本,孩子特别高兴。”市民李女士分享着“战利品”,满心欢喜地说道。

实惠,是清溪儿童书会最圈粉的标签。4000余种童书、绘本、文学书籍集中亮相,5折好书随心淘,还能叠加优惠券使用,价格比网购更亲民,让家长们购书更有动力。

“我们从这里路过,看到这么多书,都很适合孩子。”市民龚阿姨来到现场,立刻化身“书会推荐官”,拿出电话喊家人来买书:“你们快来清溪村,这里好多儿童图书打五折嘞。”

从家里长辈主动推荐,到年轻父母批量采购,书会的热度背后,是“把优质资源送上门、把实惠价格给到人”的贴心,让阅读不再受距离和价格限制。

这种“接地气、懂需求”的惠民模式,不仅让各年龄段参与者都感受到阅读的诚意,更让“全民阅读”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利。

图片3.png

体验非遗项目。

创新童趣,变“被动看书”为“主动参与”

书会的吸引力,从来不止“买得值”,更在于“玩得爽、学得实”。30家出版社展位旁,8家文化消费品牌的展位同样热闹——非遗手作的笔墨香、文创产品的设计感、乡村美食的烟火气,把“看书”变成了一场“可触可感的文化体验”。

“今天我和孩子一起玩了游戏,集齐印章后兑换了奖品。”带着9岁半儿子逛展的刘先生展示着小巧精致的风铃点赞道:“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这种亲子时光很难得、很享受。”

图片4.png

集印章兑换奖品。

专属少儿展区里,色彩斑斓的插画让孩子们停下脚步;玩拼图、背唐诗、丢沙包,小读者们排起长队,参与打卡赢文创;家长和孩子们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品尝擂茶、甜酒冲蛋等特色美食,书香与烟火气在广场上交织成最动人的画面。

在清溪儿童书会,阅读不再是“任务”,而是用非遗体验、趣味游戏搭建起“桥梁”,让孩子从“被动看书”变成“主动参与”,成为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温馨时刻”。

图片5.png

文学名家探访清溪村。

双向奔赴,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书会的火爆,离不开清溪村自带的“文学基因”。作为周立波故乡,这里散落着22家以王蒙、迟子建等名家或出版社命名的书屋,建成了国内唯一的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书会期间,中国作协组织国内知名文学期刊、出版社、专业少儿出版社负责人、儿童文学作家、编辑与港澳台作家等走进清溪村,在周立波故居感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精神。

“清溪村把文学融进了乡村日常,是文学助力乡村振兴的绝佳样本。”百花文艺出版社社长薛印胜的话,点出了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文学的加持让书会不只是一场活动,更成了乡村发展的“催化剂”。超5万人次客流量带火全村消费:民宿提前满房,农家乐餐厅人气旺盛,不少村民摆起了土特产摊位,真正实现“文化聚人气、人气变财气”的转化。

从5折好书的实在优惠,到童趣满满的互动体验,再到乡村与书会的共生共荣,清溪儿童书会的“火”,本质是对群众需求的精准回应,更是文化赋能乡村的生动注脚。当书卷墨香浸润田埂,不仅让全民阅读在乡村扎下根,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久的文化动力。这,或许正是这场书会最动人的“走红密码”。

来源:红网

作者:姚宇超 赵佳妮 张志成

编辑:岳敬然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