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割机在田间作业。谢雨欣/摄
红网时刻新闻11月12日益阳讯(记者 赵佳妮 通讯员 伍文贞 谢雨欣)眼下,南县明山头镇耕余堂村通过集中流转整合的农田喜获丰收。11月11日,两台收割机在70余亩农田间穿梭作业,饱满谷粒从机仓倾泻而出,曾经杂草丛生的撂荒地如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丰产田”。
“我家有12亩地,年纪大了种不动,孩子在城里打工,看着地荒心里难受。”村民蔡爱香说道。此前,耕余堂村因劳动力外流导致不少土地撂荒,近百亩耕地处于闲置状态,土地资源未能有效利用。为摆脱这一困境,村“两委”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推进土地集中流转,以每年300元/亩的标准向农户支付流转金,既激活了闲置资源,又为村民带来稳定财产性收入,得到了村民的广泛支持。
土地“活”起来后,如何实现效益最大化?耕余堂村探索出“合作社+土地流转+个体经营户”的特色经营模式。村集体依托自建的农机合作社,雇佣4名专业机手,为流转土地提供机械化服务。同时,村里出资修建农资仓库,租赁给村民代表涂冬祥经营,村集体每年可获分红2万元。作为合作条件,村里所需的农药、化肥等农资优先从涂冬祥处采购,而涂冬祥则免费为流转土地提供生产技术指导并负责日常管理,形成“互利共赢”的良性循环。
耕余堂村始终坚持将发展红利惠及全体村民。农机合作社在完成村内流转土地的耕作任务后,以优惠价为全村提供代耕代收服务。“合作社代耕比自己找人便宜20块一亩,还不用操心农时!”村民们的口碑印证着惠民实效。
今年以来,合作社通过承接农户订单已实现收入7.5万余元。更值得关注的是,土地流转红利精准滴灌困难群体,田间耕种、管护等环节优先雇佣脱贫户、困难户参与务工,目前已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2个。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赵佳妮 伍文贞 谢雨欣
编辑:岳敬然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m/content/646955/56/1542581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