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队长农业有限公司的1号育秧大棚。胡卫红/摄
红网时刻新闻10月23日益阳讯(通讯员 胡卫红 袁静)这些天,在桃江县修山镇月明山村的湖南大队长农业有限公司的1号育秧大棚内,20余亩辣椒长势喜人,公司员工和当地农户正忙着采摘、装车,送往县城的几家大型酒家饭店。这批辣椒是今年大棚内继种植冬春辣椒、夏季西瓜之后上市的第三轮果蔬,标志着当地育秧大棚“四季不闲”的高效种植模式已见成效。
“我们自去年9月栽种2.2万余株辣椒,至今年2月共采收约6万斤,按均价3.5元/斤计算,收入超过20万元。”湖南大队长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高贵介绍,今年的这批辣椒,预计也将带来更加可观的经济收益。为实现大棚的持续高效利用,公司科学安排农事,精准衔接不同作物生长周期。今年2月10日,辣椒采收结束后,公司立即组织清理大棚,经过翻耕、消毒等一系列工序,迅速转入早稻育秧阶段。水稻育秧完成后,以市场为导向,又适时种植美都麒麟瓜、脆皮瓜、花生、辣椒和羊肚菌,形成“育秧+多种作物”轮换模式。该种植模式每亩为大棚带来了约6万元的额外收入。
大棚的“跨界”使用并非简单换茬,而是基于精准的农时计算与资源调配。在桃江,种粮大户们通过精细化管理,将育秧大棚打造成“四季车间”,实现“一棚多季、一段多用”,大幅提升设施利用率。这一模式也创造了大量的就近就业机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方式,当地不少农民在种植、管理和采收等环节实现稳定务工。目前,大队长农业已带动周边30余名农户参与,预计人均年可增收10000元以上。
公司员工在采摘辣椒。胡卫红/摄
在高贵看来,这种模式不仅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也为盘活农村闲置资产、促进农民增收探索出新路径。“公司将继续探索更多大棚高效利用模式,将育秧大棚盘活成‘四季车间’,让有限的土地资源产出更多的效益,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带领周边更多的农户增收致富。”高贵表示。
目前,桃江育秧大棚的多元化、高值化利用仍在不断拓展。秋冬季的辣椒、30亩的羊肚菌采收后,来年的大棚将再度投入早稻育秧,随后继续轮作多种作物,形成“秧—多种作物—秧”循环生产体系。这一灵活高效的种植模式,正逐步成为推动桃江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引擎。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胡卫红 袁静
编辑:岳敬然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m/content/646954/67/15373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