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真驾驶着收割机在田间作业。谢雨欣/摄
红网时刻新闻10月15日益阳讯(通讯员 伍文贞 谢雨欣)10月14日上午,南县明山头镇大木桥村的高标准农田里,湖南省人大代表、南县明山天天乐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天真,正驾驶着收割机在金色稻浪间往来穿梭。
2010年,怀揣对土地的深情,在外打拼两年的高天真带着妻子从广东返回家乡,一头扎进蔬菜种植领域。从最初的小面积试种起步,他凭着一股韧劲,边摸索技术、边拓展销路,很快走出一条特色致富路。
为带动乡亲们共同发展,2013年,高天真注册成立“南县明山天天乐蔬菜专业合作社”,推行“合作社+农户”模式。合作社集中收购周边农户种植的芥菜、豆角等农产品,加工成腌制食品。因品质过硬,产品远销湖北、广东、福建等省份,成了明山头镇蔬菜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202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进,为高天真打开了发展新窗口。在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和村委会指导下,他承包170余亩高标准农田,尝试“稻菜轮作”新模式——依季节交替种植水稻与芥菜。
为适应当前农业生产新模式、推进全程机械化,高天真陆续购置播种机、收割机、旋耕机等全套农机设备。通过镇乡村振兴人才服务站的系统培训,再加上自身勤学苦练,他快速成长为专业农机操作手,如今已能熟练驾驭多种农业机械设备。“以前种300亩地,每年得雇两三百个工人,成本高还赶不上农时。”回忆早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场景,高天真感慨万千,“现在全靠机械化种植,除了农机手基本不用雇人工,生产成本降低60%,种植效率却提升至少8倍。”
十五年扎根田野,高天真的经历是“新农人”勇于创新、扎根土地的生动写照。目前,他的合作社年收购蔬菜2500吨,年销售额近500万元。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他还主动为周边村民提供种植服务、创造就业岗位,带动200多户村民参与蔬菜种植,解决30余名村内困难群众就业问题,每年为村里带来超50万元经济收入。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伍文贞 谢雨欣
编辑:岳敬然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m/content/646954/59/15355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