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桃江:“蜜蜂姐姐” 的“新产业链”
2025-02-25 17:45:44 字号:

桃江:“蜜蜂姐姐” 的“新产业链”

4.marked.jpg

杨朝辉在做高粱粑粑和荞麦馒头的直播带货。袁静/摄

红网时刻新闻 通讯员 袁静 益阳报道

在农村,农民朋友都盼着能把自家的农产品变成市场上的 “抢手货”,多赚些钱,可这事儿并不容易。不过,桃江县有位 “蜜蜂姐姐” 就做到了,她靠着自己的想法和努力,打造出了一条属于她自己的 “新产业链” 。

“蜜蜂姐姐”本名杨朝辉,她是桃江县高桥镇赵家山村的农民。因为养蜜蜂,她取了这个网名,用来在电商平台上卖土蜂蜜。她卖的蜂蜜品质好,做生意也实在,在网上的土蜂蜜销售做得相当成功。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她不仅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还在农特产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上蹚出了一条新路。

1.marked.jpg

杨朝辉在农特产品展销中心接待顾客。袁静/摄

在桃江县城资江路,桃江县供销社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十分显眼。这里不仅有备受欢迎的正宗土蜂蜜,还汇集了全县15个乡镇的茶油、竹笋、葛粉、坛子菜等上百种优质农特产品。这个展销中心是“蜜蜂姐姐” 开的实体店。

常常经过这里的人都知道,农特产品展销中心的生意特别好,从早上7点到晚上21点,不断有顾客进进出出,除了买农特产品的,还有很多很多买粑粑、馒头、饺子的。

农特产品展销中心还兼卖早餐吗?要解开这个谜团,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2.marked.jpg

杨朝辉在收割糯高粱。袁静/摄

2023年,“蜜蜂姐姐” 做了个大胆决定 —— 种40亩红樱子糯高粱和60亩可再生的红糯13号糯高粱。一年辛苦下来,她收获了 3万多公斤糯高粱。

面对这么多高粱,“蜜蜂姐姐”马上开始深加工。2.25万公斤高粱用来煮酒,另外0.75万公斤高粱,经过在她店里帮忙的黄庶秋阿姨的巧思,变成了高粱粑粑、高粱馒头、高粱汤圆等粗粮食品。这些食品保留了高粱原本的味道,口感独特,一推向市场,就受到消费者喜欢。

与此同时,“蜜蜂姐姐” 还发挥联农带农的作用,从她联系的农户手里收购了5千公斤苦荞麦。经过加工开发,这些苦荞麦变成了苦荞粉、荞麦馒头、荞麦饺子等食品,深受“糖友”们的追捧。

“要打造一条糯高粱、苦荞麦的‘新产业链’。”自从有了这个念头,从种植、加工、销售,再到变成餐桌上的粗粮美食,每个环节都花了她和黄庶秋阿姨不少心思。

3.marked.jpg

杨朝辉在制作糯高粱印子粑粑。袁静/摄

杨朝辉粗略地算了一下账,去年光卖高粱粑粑、苦荞馒头就有将近37万元的营业额,新增利润26万多元。2025年,她打算把糯高粱的种植面积扩大到120亩。

作为 “网红”,“蜜蜂姐姐” 清楚线上营销的重要性。她通过直播、短视频,给网友展示糯高粱、苦荞麦的种植、加工过程,分享美食制作方法,吸引了很多粉丝关注。在线下,她的展销中心也热闹得很,好多人专门跑来品尝糯高粱、苦荞麦做的粑粑、馒头、饺子和汤圆,特别是在今年的元宵节期间,她的这些粗粮食品狠狠地“火”了一把。

如今,“蜜蜂姐姐” 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功打造出高粱、荞麦食品产业链。这条产业链,让她赚了钱,也让当地农户的收入增加了。在桃江这片土地上,“蜜蜂姐姐” 就像勤劳的蜜蜂,自己收获甜蜜,也带着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袁静

编辑:岳敬然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