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文学益阳新生代”红网小记者采风实践活动走进南县。
红网时刻新闻9月15日益阳讯(记者 赵佳妮 实习生 张志成 陈泽林 )“段德昌烈士用生命守护家国的故事太让人感动了,我一定要把今天的所见所闻写下来,让更多同学了解革命先辈的事迹!”9月14日,来自沅江政通学校的“红网小记者”郭景荣攥着写满笔记的采访本,在南县段德昌烈士生平业绩陈列馆前激动地说道。
在这场由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主办的“文学益阳新生代”红网小记者采风实践活动中,140余名中小学生踏上红色游学之旅,在革命旧址中触摸历史,在新闻实践里传承精神。
小记者们认真采风。
上午9时,小记者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段德昌烈士生平业绩陈列馆。“烈士当年是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斗争的?”“这份作战地图上的标记有什么特殊含义?”导游频频提问,小记者手中的笔不停在采访本上记录,有的还拿出相机拍摄展品细节,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珍贵的“新闻素材”。
在南县湖心学校报告厅内,气氛热烈非凡。小记者素养课成为这场红色之旅的“实践指南”。“同学们,你们知道记者有哪种类型吗?”“新闻摄影有哪五种景别?”讲课老师以互动提问开场,瞬间点燃了小记者们的热情。
小记者素养课。
“1943年5月,侵华日军在厂窖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3万多无辜同胞惨遭杀害……”下午2时,在南县厂窖遇难同胞纪念馆内,低沉的讲解声让现场气氛变得凝重。小记者们站在历史照片墙前,看着一张张记录苦难的影像,稚嫩的眼神中充满了震撼与悲痛。在放映厅,当厂窖惨案幸存者的回忆纪录片开始播放时,不少小记者悄悄红了眼眶。“当时日军进村时,我躲在草垛里,亲眼看到乡亲们倒在血泊中……”小记者们倾听幸存者的讲述时满含热泪,不时认真记录,这一刻,懂得了“珍惜美好生活”的含义。
讲解员痛诉侵华日军在厂窖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今天的活动让我收获满满,不仅学会了如何用新闻的方式记录历史,更明白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活动结束时,小记者熊岩彬在采访本上写下这样的感言。
此次采风活动通过红色教育与新闻实践的深度融合,不仅培养了小记者的历史观察力、采访沟通力和叙事表达力,更让他们成为红色文化的“小小传播者”,让红色基因在青春的血脉中代代相传。
来源:红网
作者:赵佳妮 张志成 陈泽林
编辑:岳敬然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m/content/646943/59/15281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