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周立波先生创作《山乡巨变》的文学沃土——益阳清溪村,新时代的文学振兴故事正蓬勃续写。散落乡野的22家书屋,如同璀璨明珠,构筑起触手可及的全民阅读网络,点亮乡村文化星空。红网益阳站策划推出《去书屋里找答案》,邀您一同探寻这片土地跃动的文学风采,感受书香浸润下的山乡新韵。
书屋档案
坐标:清溪村文化广场
面积:225㎡
答案线索:沉默的乡土如何发出时代强音?
步入书屋,首先被其别出心裁的艺术设计所吸引。设计者打破传统书屋的单调风格,采用夯土装饰墙与浅浮雕墙相结合的方式打造空间主体:夯土墙面带着自然的肌理与质朴的质感,仿佛将乡土的厚重与岁月的沉淀融入其中;与之呼应的浅浮雕墙则以细腻的线条勾勒出文学相关的意象,一粗一细、一刚一柔的对比,让墙面不再是简单的分隔,更成为一件兼具艺术感与故事性的 “立体作品”。尤为特别的是,书屋左墙面清晰展示着刘醒龙的创作年表,从早期作品到经典力作的时间脉络一目了然,既让读者直观了解作家的创作历程,也为整个空间增添了浓厚的文学叙事感。
沿着空间深入,便来到作家简介区。这里摒弃了传统的文字展板模式,创新引入 “电子翻书” 与 “立体书本造型” 两大交互形式:通过电子翻书设备,读者只需轻触屏幕,就能像翻阅实体书一样浏览刘醒龙的各类著作,感受科技与文学的巧妙融合;而错落摆放的立体书本造型,则以具象化的艺术形态呈现作家的经典作品,既丰富了视觉层次,又让文学作品以更生动的方式 “走进” 读者视野,极大提升了互动体验感。
书屋的核心区域——作品阅读区,则处处透露着温馨与舒适。空间整体采用温暖柔和的色调,搭配古朴典雅的传统书架,书架上整齐陈列着刘醒龙的各类书籍,从小说、散文到评论集,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尤为贴心的是,区域内设置了阶梯式座位,既节省空间,又为读者提供了灵活的休息与阅读场景——无论是静坐阶梯上翻阅一本好书,还是观看播放的刘醒龙作品改编影视作品,都能在静谧氛围中享受文学带来的治愈与共鸣。
如今,这座225平方米的书屋,正以独特的艺术设计、丰富的文学内涵,吸引着无数读者前来探寻。在这里,每一面墙都诉说着文学故事,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阅读乐趣,刘醒龙清溪书屋已然成为一处兼具文化价值与体验感的文学新地标。
来源:红网
作者:田田 王欣
编辑:田伶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m/content/646943/56/15277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