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正在清扫路边垃圾。
红网时刻新闻 通讯员 徐婷玉 益阳报道
一条沟渠清澈见底,几处庭院花木扶疏。清晨的阳光洒在赫山区八字哨镇的村道上,穿着红马甲的村民正弯腰清扫,笑语声声。这不是临时大扫除,而是每月一次的“全民清扫日”。近年来,八字哨镇以党建为引领,通过“看、谋、干”三措并举,推动人居环境从“一时美”迈向“持久新”,走出一条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乡村振兴之路。
“看”出差距:现场观摩 比出真章
“光看不练假把式,一比一看知高低。”每季度一次的现场观摩会,是八字哨镇人居环境整治的“重头戏”。镇班子成员、村支书、党员和群众代表组成观摩团,走村入户,看道路、查沟渠、评庭院。在高粱坪村,村民通过参与清扫赚取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积极性空前高涨;在九亩土社区,一支由残疾人、低保户组成的志愿队正清理巷道,“我们要用行动回报社会”;在竹湖村,“让爱回家”志愿服务队从最初几人扩大到几十人,退休干部、教师、普通村民都成了“主力军”……
“原来群众力量可以这么强大!”“积分制这一招真灵,一下子就把‘要我扫’变成了‘我要扫’!”观摩现场,赞叹声、讨论声不绝于耳。经验在比较中传递,压力在观摩中传导。
现场观摩交流经验。
“谋”定方向:精准调度 靶向发力
观摩之后,关键在“谋”。八字哨镇将党建工作与清扫调度深度融合,每季度召开部署会,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背街小巷杂物堆积、河道沟渠淤塞等重点难题,统筹推进整改与验收。一套科学的考评机制同步建立:各村(社区)环境整治情况实行排名,先进村授予“流动红旗”,落后村限期整改,党支部的责任担子压得更实。调度还因时制宜、精准施策:春耕时重点清理农膜垃圾,汛期前突击疏通河道沟渠,节假日加强主干道保洁……“一季度一主题、一阶段一重点”,全民清扫不再是“一刀切”的形式主义,而是真正呼应民生需求的精准治理。
“干”出实效:党员带头 全民跟上
说一千道一万,关键是“干”。八字哨镇将“主题党日”与“全民清扫”深度融合,镇村干部带头下场,党员挥帚抡锨、表率在前。“以前总觉得扫地是保洁员的事,”正擦拭宣传栏的村民陈阿姨笑着说,“后来每次都看到党员干部冲在前面,咱老百姓也不好意思站着看。”她边说边利落地换水、洗抹布,“现在每月都盼着这天!大家一起干活、说笑,村子干净了,心里也亮堂。”像陈阿姨这样从“旁观者”变为“主力军”的村民,在八字哨镇越来越多。截至目前,全镇常态化参与清扫的队伍已从百余人壮大到400余人。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从“看”到“谋”再到“干”,八字哨镇没有惊天动地的口号,却有人人参与的温度;用一面“流动红旗”、一套“积分制度”、一支“志愿队伍”,唤醒了千家万户的主人翁意识,也让“共建共享”从理念落地为实实在在的乡村新景。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徐婷玉
编辑:岳敬然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m/content/646943/54/15270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