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世界汉学家看清溪丨匈牙利汉学家宗博莉·克拉拉:周立波精神在清溪村被重新点燃
2025-07-26 22:07:19 字号:

世界汉学家看清溪丨匈牙利汉学家宗博莉·克拉拉:周立波精神在清溪村被重新点燃

红网时刻新闻7月26日益阳讯(记者 姚宇超 赵佳妮 实习生 张志成)7月25日,“在世界文学地图上发现清溪——汉学家、文学翻译家走进清溪村”活动在益阳清溪村拉开帷幕。来自全球11个国家的12位汉学家,以及来自中国作协、湖南作协的作家们,在周立波故居倾听岁月回响,在文学地标里寻找跨越时空的共鸣。其中,匈牙利汉学家宗博莉・克拉拉(Zombory Klara)带着一本特殊的“信物”而来——1953年布达佩斯出版的匈牙利语版《暴风骤雨》,为这场文学之约添上了一笔跨越七十余载的厚重注脚。

“这本书是我为清溪之旅特意准备的。” 在周立波故居的旧书桌前,克拉拉轻轻摩挲着泛黄的书页。这本承载着时光印记的译著,曾让上世纪50年代的匈牙利读者透过文字,触摸到中国农村的风雨变迁,感受到周立波对土地与人民的深沉情感。“那时的匈牙利读者或许没见过中国的村庄,但通过《暴风骤雨》,他们知道了中国有这样一位作家,用文字记录着乡土的脉搏。”

七十年后,克拉拉带着这本“行走的文学纽带”踏上清溪村的土地。走过被文学命名的书屋,看村民在书架前驻足,听年轻一代讲述周立波的故事,她深受触动:“我在这本书里读到过它,但当我真正站在这个中国村庄的土地上,看到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才明白有些地方,必须亲自走近,才能听懂它的心跳。”

作为匈牙利中国文学读者俱乐部负责人、匈牙利文学翻译协会会员,克拉拉深耕中国文学翻译多年,从莫言的《蛙》、余华的《活着》到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她将20余部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译介至匈牙利,更翻译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7部电影剧本,曾获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青年成就奖、Hieronymus文学翻译奖。

正因对中国文学有着深刻理解,她对清溪村的感受尤为真切。在她看来,清溪村最动人的不是静态的“文学陈列”,而是流动的“精神传承”:“周立波先生的精神没有消失,反而不断被书屋、读者、年轻一代清溪人重新点燃。”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姚宇超 赵佳妮 张志成

编辑:田伶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