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桃江县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涌现了一批奔跑在一线,为文旅事业发展而努力奋斗的典型人物代表。红网益阳站与桃江县文旅广体局联合推出“文旅一线”栏目,深入挖掘,记录他们故事与风采。
对采集的器物残片进行断代分析。
红网时刻 通讯员 李胜财 袁静 苏赛 益阳报道
“跋山涉水,用脚步丈量桃江历史文脉;无怨无悔,用韶华活化竹乡馆藏文物。”——这是今年5月份,桃江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给予荣获“老黄牛”称号张建平的一段颁奖辞。现任职于桃江县文化保护和考古中心的张建平,正是这样一位默默奉献的文物“守护者”,他以28载的坚守,书写了对一线文物工作的深情守护。
坚守在文物战线大半辈子的张建平并非文物专业出身,而是毕业于计算机专业,但他的命运似乎早已注定了与文物工作结下不解之缘。一毕业,张建平就被分配到桃江县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中心(原桃江县文物管理所)工作。面对与自己专业“八杆子打不到一起”的岗位,张建平却表现出了莫大的热情,他选择了自学与探索,用勤奋与毅力铺就了通往文物领域的道路。二十多年来,他系统研读了《古玩鉴赏》《考古学通论》等20余种专业书籍,积累了30余万字的读书笔记,从“门外汉”蜕变为文物领域的专家。
视察库房文物标本,与相关专家学者探讨研究桃江古老的历史文化。
在文物保护的岗位上,张建平不仅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更有着恪尽职守的执行力。他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其中,把“所”视为家,白天上班,晚上守库房,28年如一日地守护着文物。面对库房藏品“底数”不清的问题,他领导并实施了科学地保管规划和建帐建档工作,对2625件(套)文物进行了彻底的清点与分类存放。在文物安全保卫工作中,他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确保重点,打击犯罪,保障安全”的思路,与同事们一道翻山越岭,开展田野不可移动文物安全执法检查。正是他的努力与坚持,2011年3月所在单位荣获了湖南省文物局授予的“十一五期间全省文物安全与行政执法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在考古发掘的战场上,张建平同样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他参与了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带领团队共登录了不可移动文物232处,六大类品种齐全,以到达率和完成率均为100%的成绩出色地完成了普查任务。2008年7月,在益阳市东方水泥公司第三期扩建工程的考古抢救中,他带领团队共发掘古墓8座,出土了青瓷四系盘口壶、青瓷钵、青瓷碗、酱秞青瓷盘等文物,这些出土文物不仅为桃江晋至南朝时期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依据,也彰显了张建平对考古工作的精湛技艺与深厚造诣。此外,熊亨瀚墓、浮邱寺、腰子仑春秋墓群等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抢救性维修保护方案的编制与项目实施的现场均可见张建平的身影,为桃江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状况的明显改善做了重要的贡献。
对库房馆藏文物进行逐一核对,做到帐物相符。
除了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工作外,张建平还是一位热衷于文物宣传的笔耕者。他坚持内宣与外宣并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并行的原则,认真做好文物遗产的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多年以来,他先后在各级新闻媒体上发表了200余篇稿件,其中137篇被上级新闻媒体、报刊、网络选登刊发。他的文字不仅宣传了桃江县的文物资源和文化特色,更激发了公众对文物保护工作的热情与关注。
足迹遍布田野山川,目光穿越历史尘埃……去追寻、去守护,对文物的热爱与执着,早已融入他的血脉。当谈及未来,张建平深邃的眼眸中透着坚定,“保护好文物,让文物在老百姓眼中‘活’起来,更要让文物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这是我毕生的追求与快乐。”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李胜财 袁静 苏赛
编辑:岳敬然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m/content/646849/74/13951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