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文
5月1日,随着《节约用水条例》的正式施行,我国在水资源管理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部条例作为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节约用水的行政法规,不仅为节水工作和地方实施节水管理提供了统一的基本依据,更是推动建立统一协调、结构完整的节水法规体系的重要里程碑。
水是生命之源,它滋润着万物,滋养着生命。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的现状,使得节约用水成为了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这一战略部署的提出,正是基于对当前水资源严峻形势的深刻认识和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高瞻远瞩。
回望我国的发展历程,以仅占全球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20%的人口,并创造了世界18%以上的经济总量,这样的成就令人瞩目。然而,这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节水护水工作的重要性。面对水资源短缺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推动用水方式向节约集约转变,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开源”的同时抓好“节流”,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管好用好水资源,制度支撑是关键。《条例》的出台,正是在现有水资源管理制度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通过一系列顶层设计和政策措施,我国水资源管理指标体系不断健全,水资源监管愈加严格。《条例》的施行将为我们提供更加明确、具体的行动指南,引导全社会形成节水新风尚。
珍惜水资源,爱护地球家园,从节约用水开始。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仅仅依靠制度的保障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在制度执行、公众参与、科技创新等方面下足功夫。
首先,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严格按照《条例》的要求,加强水资源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确保节水工作取得实效。其次,公众参与是推动节水工作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节水工作的认识和理解。要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和途径,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节水工作中来。此外,科技创新也是推动节水工作的重要手段。要积极推广节水节能科技,加强用水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要加强城市供水管网的漏损治理工作,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点滴生命,滋润未来。全社会应积极行动起来,坚决落实践行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责任,精打细算,用水无浪费;合理分配,用水有节制。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共同守护好生命之源,让点滴之水汇成澎湃江河,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
来源:红网
作者:周光文
编辑:陈晓丹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m/content/646849/54/13884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