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礼包发放现场。
红网时刻 通讯员 刘静远 益阳报道
“下课就收到羽绒服,心里暖暖的,感谢学校的帮助与关怀,我一定更加努力学习,将来把这份温暖和感动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学生小龚说。1月4日,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开展“暖冬行动”,为142名困难学生发放“暖冬礼包”,助力学子温暖过冬。同时,省内学生300元,省外学生600元的返程车票补贴静悄悄送达了受助学生账户。
“暖冬行动”只是我校资助育人体系一个缩影,近年来,学校聚焦学生全面发展,将扶困与扶智、扶志相结合,从满足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向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拓展,将“资助”与“育人”协同推进,从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提升、人文关怀四个维度,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多支持,不断提升“发展型”资助育人实效。
以物质帮助为基础,确保资助落地落实
了解新生个人和家庭状况、讲解资助政策、还未入学,学院辅导员已“点对点出招”,协助办理资助业务,让新生安心来校报到。碰到情况特殊的学生,校领导、学生工作处、学院联合组建工作队,开展“万名教师进万家”家访活动,为困难学生送去生活物资、慰问金,并提供个性化资助方案。2023年,学校共发放国家奖学金8.8万元,国家励志奖学金184万元,国家助学金862.29元,覆盖学生5428余人次,帮助777名学生申请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贷款总金额815.719万元。
学生英子(化名)是学校资助育人体系的受益者,刚入学,老师了解到她家境困难,便为她申请了一等助学金。2019年实习期间,英子确诊“慢性迁延性肝炎并急性肝衰竭”被紧急送往湘雅附一住院治疗,治疗费用对她和家庭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学校和益阳中心医院的带教老师得知消息后,以最快速度发起筹款,短短三天便筹集到了善款104498元。同时,安排在长沙实习的同学去探望和陪伴英子,给予精神支持。病愈后,英子捐赠了未花完的善款,“我想让这些钱去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让这份光和热照亮他们前行的路。”
以道德浸润为引领 实现育人动力“内生化”
扶助更要扶志,学校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电影、开展红色游学活动、参观党史教育展馆等,培养学生爱党爱国意识引导学生感恩党和国家的培养,不断提升自我价值。同时,邀请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自强之星”、优秀毕业生进行优秀事迹分享,让更多学生了解他们的奋斗历程和成功经验,帮助学生培养自立自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此外,大力支持和鼓励受助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基层,主动参与志愿服务相关主题活动,引导和激发受助学生树立“饮水思源”“传递爱心回馈社会”的思想,增强他们的勤俭节约美德和责任担当精神。
以能力提升为支撑 助力育人质量多元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工作一线老师根据其长处、特点和个人需求,一人一策有针对性地帮助其制定生涯规划,明晰发展目标。2023年,学校设置906个勤工助学岗位,将勤工助学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主动拓展专业型、技术型岗位,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引导学生在工作中收获成长。积极组织学生赴企业研学,开展就业周主题活动、举办职业规划大赛,帮助学生拓宽眼界增长见识,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访企拓岗,为困难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就业培训、举办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班等一系列举措,2023年毕业生落实去向率达93.90%,有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就业困难毕业生实现100%就业。
就业周主题活动。
以人文关怀为纽带 让资助帮扶有温度
“康健勇老师更像是我的朋友和家人。知道我家经济紧张,马上帮我申请一等助学金,知道我学习跟不上,就单独给我开小灶,还安排同学给我补习。他最常和我说的一句话是,‘来了学校就是我们的孩子,你只管安心学习,其他的交给我们!’”来自新疆的同学小江(化名)感动地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着较大的学业、就业压力,容易敏感产生情绪与情感上波动。辅导员们“对症下药”,做好心理辅导,与学生一起打篮球、包饺子、聊家常、谈愿望,建立情感共鸣,帮助学生对抗各种压力,全时段提供温暖呵护。
学生工作处负责人王跃辉表示,学校将继续构建“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着力实现助人、铸魂、筑梦三结合,助力困难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刘静远
编辑:曲澜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m/content/646845/90/13423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