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娟(后排左四)在陡水村支教合照。
分别14年后,相距几百公里的我们成了“网友”,我经常想起他们——我支教时认识的几个孩子。当年,我曾照亮他们的一段路,如今他们都已走上工作岗位,大多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是每次收到他们发来的信息,我都仿佛又回到了当年支教的日子,记忆里满是桂花树的香味,孩子们笑着向我跑来。
“我叫你小禾苗吧”
2009年7月,我大学毕业,响应国家“到西部去、到基层去”的号召,报名参加湖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我参加的志愿服务属于“基层青年工作”专项,被分到了地处湖南省中西部的邵阳市乡村,我还担任“邵阳市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团支部书记。当时的我,有一腔干事创业的热情,但也很迷茫和焦虑,每天都在思考:“如何发挥志愿者力量,改变贫困乡村的面貌?”
一个月后,我带领团支部成员成立了“支农帮困”服务队,利用周末、假期开展调研,了解基层需求。在邵阳县黄塘乡陡水村调研时,我们穿过一大片稻田,来到一座破旧的红砖房前。一个十多岁、穿着红色连衣裙、扎着高马尾的女孩,正手拿一瓶啤酒,仰头准备喝下去。
“不能喝!你这么小,怎么可以喝酒呢!”我脱口而出的话吓到了她,她后退了两步,双手把啤酒瓶藏在身后,冲我们喊:“要你们管!”纯真的脸庞上是故作镇定的神情,但眼神中透着胆怯。
“你叫啥名?读几年级啦?家长不在家吗?”面对我们一连串的问题,她始终紧闭双唇,直到村干部来接我们离开这里,她一直愤愤地望着我们。
听村干部说,小女孩姓何,马上升初中了,爸妈在她幼年时离异后都不再回家,抚养她长大的奶奶刚去世,爷爷因病长期住在县城的姑姑家。
到村委会翻看村民资料时,我脑海里一直浮现小女孩的脸庞。“这么小的孩子,真不应该被耽误。”于是,我又穿过那片稻田,找到了她。
“我们再认识下吧,我叫李丽娟,今年24岁。小时候跟你一样,瘦瘦的、不爱说话。你姓何,我叫你小禾苗吧。”小禾苗逐渐放下戒备,跟我说了她的心里话:“我考上了县里最好的初中,但我不想去读。我们村里小学没开英语课,我连字母都认不全,要是学习跟不上,我爸妈也不会给我钱读书了,不如早点去打工。”她的话触动了我,我有些激动,搂着小禾苗说:“小禾苗,我大学是学英语专业的,我来帮你学英语。”那一刻,我工作的方向明确了——支教。
“哪怕照亮他们一段路呢”
我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于是立即组织团支部开会讨论支教计划。在村委的支持下,我们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开设补习班,借用村里的小学作为支教办学点,把村委两间空置的办公室改为志愿者的临时宿舍。
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我们走访了全村,鼓励42名留守儿童报名参加补习班。当我们为顺利开班庆祝时,没想到的是,接下来就遇到了困难和阻力。
有的村民说,孩子要照顾弟弟妹妹,有的村民担心我们收费,不敢让孩子来,还有村民质疑我们的教学水平……开班第一天,只来了不到20个孩子。
为获得村民的信任,我将团队成员的姓名、照片、电话、毕业的大学、专业和工作单位做成表格,并附上绝不收费的承诺,送给村民。一天晚上,我去村民家送表格时,一位大妈拉住我说:“我们是看报名就送文具才报名的,你们在这里待一年就走了,这么短时间对孩子能有什么用呢?”
我心里一紧。此刻村子正笼罩在朦胧的夜色中,路灯晕染开一片光明。于是我说:“哪怕能照亮他们一段路呢。”
回到宿舍后,我重新制定了课程表:设置暑假作业辅导,让村民可以尽快看到效果;增加英语课时,补上孩子们的短板;开设语言表达课,提升孩子们的表达能力。接着,我们就开课了,两周后,看到孩子们工整的作业、听到孩子们的开心分享后,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相信我们, 42名留守儿童都来参加补习班了。
看到补习班这么受欢迎,我将支教一年的计划延长到两年,并向组织申请增加每周支教服务时间。2011年,志愿服务期满,我考回家乡,在益阳市安化县烟溪镇中心学校任教。离开那群可爱的孩子,我非常不舍。我出发那天,小禾苗哭得最凶,还有孩子跑过来抱住我叫着“娟娟妈妈”。
2016年,我通过遴选进入安化县地税局工作。这些年,我和孩子们一直保持着联系,他们就业、成家的好消息也接踵而来,最让我欣慰的是他们从没放弃学习。我曾照亮过他们一段路,而他们努力向上的精神也是对我的鼓励,让我更有信心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作者系国家税务总局安化县税务局税务干部
来源:益阳市税务局
作者:李丽娟
编辑:岳敬然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m/content/646843/54/14256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