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红观察 | 大通湖:洞庭之心 点水成“金”
2023-05-17 09:36:52 字号:

红观察 | 大通湖:洞庭之心 点水成“金”

蟹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益阳市大通湖区不仅生动践行了“两山理论”,还展示了湖湘大地上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映生辉的代表性图景。

图片1.marked.png

▲ 工人们正在采收水草。(刘钊作摄)

“水草长得蛮好,又会是个丰收年!”

五月初夏,艳阳高照,大通湖区生态公司总经理康朝辉望着成片池塘中郁郁葱葱的水草,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康朝辉眼前的大通湖,是维系南洞庭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和天然屏障。2018年以前,由于高密度养殖、过度捕捞等原因,水质持续恶化,生态退化严重,大湖原有的沉水植物几近消失。

痛定思痛之下,按照湖南省委提出的“退养、截污、疏浚、增绿、活水”十字方针,大通湖区开启大通湖修复治理之路,并取得积极成效。前不久,在省会长沙举行的第54个世界地球日暨湖南省第11届“爱地球·看我的”公益宣传活动仪式上,“益阳市大通湖生态修复案例”成功入选“湖南省第二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

变化:“水下荒漠”正迈向“水下森林”

大通湖地处洞庭湖腹地,是洞庭湖的湖中之湖,也是湖南面积最大的内陆湖,被称为“三湘第一湖”,因其边缘轮廓酷似心型,又被誉为“洞庭之心”。

进入21世纪,因过度投肥投饵、过度捕捞、农业面源污染等一系列原因,导致大通湖水质持续恶化,面临成为一潭“死水”的危险。

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大通湖开启了“抢救模式”,以“壮士断腕”的魄力“刮骨疗伤”。

如今,大通湖的临湖精养鱼塘已全面退养改种水草,水质得到改善,白鹤、小天鹅、鸳鸯等候鸟重新回来了,一些原本消失的虾蟹、蚌类、螺类等底栖动物也再度出现,“水下荒漠”正在向“水下森林”华丽转身。

图片2.marked.png

▲ 大通湖水草长势良好。(图片来源:大通湖区委宣传统战部)

图片3.marked.png

▲大通湖候鸟回归。(图片来源:大通湖区委宣传统战部)

水质改善,景观变化,让沿湖发展生态旅游观光、休闲体育运动及健康养老休闲产业提上了议事日程,“水草+”生态旅游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大湖东岸11.5公里绿色长廊、10里水乡花海、湿地科普宣教馆等网红景点,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打卡。

“益阳市大通湖生态修复案例”入选全省第二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正是这一变化的注脚。

图片4.marked.png

▲ 大湖东岸11.5公里绿色长廊。(图片来源:大通湖区委宣传统战部)

图片5.marked.png

▲ 大湖10里水乡花海。(图片来源:大通湖区委宣传统战部)

实际上,大通湖的努力已经得到了各方肯定。比如,2021年12月,大通湖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重点流域试点,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连续进入两批重点流域试点工作的试点流域之一,也是21个试点流域中唯一的湖中湖。

今年4月20日,《中国自然资源报》开设的《解码山水工程》专栏发表的《最山水最中国——我国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综述》一文,对大通湖生态修复经验进行了推介。

举措:“五抓”让效果看得见

4月5日-4月7日,大通湖区委副书记、区长罗立峰率队赴国家发改委汇报对接工作,重点了解第二批重点流域试点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新时代洞庭湖生态经济规划区建设国家有关政策情况,并就大通湖区有关具体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汇报。

图片6.marked.png

▲ 千山红入湖口湿地建设。(刘钊作 摄)

过去的数年间,大通湖区做对了什么,让大通湖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

简单说来,就是五“抓”,即抓截污减排,抓区域退养,抓流域疏竣,抓引水活水,抓大湖增绿。虽然概括起来虽只有短短20个字,实际干起来却大费周章,那是双手并用的“绣花”功夫。

●截污减排,不仅需要推进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还要扎实做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和流域禁“磷”工作。

●区域退养,既要推进畜禽退养和粪污治理,又要巩固珍珠和精养鱼池退养成果,还要打造水草种植基地,强化长效管控机制,加强禁航禁捕。

●流域疏浚,在持续疏浚入湖水系的同时,还要持续推进河渠清漂清废

●引水活水,既要加强大湖换水保障与监管,还要实施河湖连通引水工程建设,同时整治中心城区一河两岸。

●大湖增绿,做好内增容构建生态系统,同时要做好入湖口及沟渠增绿举措,实施生态拦截。

图片7.marked.png

▲ 大通湖水质持续稳中向好。(图片来源:大通湖区委宣传统战部)

以2022年为例,这一年,大通湖区仅围绕大通湖水环境治理有关工作召开的区委、区管委会常务会议,就有16次之多——如此高的频率,足见治理的决心之大。

付出必有收获。

几年时间,大通湖水质持续稳中向好,水草覆盖区域湖水清澈见底,国控断面水体透明度最佳时期高达2.6米,彻底扭转了此前水体一片浑浊的局面。

同时,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沿湖植被带修复超65%,湖内水生植物达17种,以水草为栖息地的底栖动物和鱼类重现身姿,记录到的水鸟多达30余种5万多只,大湖生态系统日趋完善。

转化:点水成“金”的成功实践

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出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大通湖区用实践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有效路径。

图片8.marked.png

▲ 大通湖区水生植被产业园俯瞰图。(刘钊作 摄)

经过多年探索,大通湖区的水草实现了从满足大通湖治理使用,到逐步向外销售,再到向景观发展的转变。水草产业不断壮大,逐步实现生态产业化,达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目标,不起眼的水草,成了让当地“草农”们致富的“黄金草”。

大通湖区积极打造全国水草供应基地,产品迅速畅销全国,2022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亩均年收入可达8000元,远高于养鱼时的亩均年收入3000元。

图片9.marked.png

▲ 池塘中利用大通湖区水草打造的浮岛。(刘钊作 摄)

大通湖区采取“公司+农户”模式推进“水草+螃蟹”生态养殖模式,在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同时,也让这种生态养殖模式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渠道。

如今,“大通湖大闸蟹”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走出国门,出口到新加坡、阿联酋、菲律宾等地区,2022年实现出口销售额200万元,是目前湖南唯一出口的大闸蟹。2023年预计出口销售额可达5000万元。

正在积极探索的“文化+旅游+教育”水草研学文旅新模式,拥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沿湖生态旅游观光、休闲体育运动及健康养老休闲产业,在成为乡村振兴新的“绿色引擎”的同时,也在带动着大通湖区文旅产业消费升级,为全域旅游提供强大助力。

图片10.marked.png

▲ 大通湖水草文创产品精彩亮相2022年益阳市春季乡村文化旅游节。(刘钊作 摄)

“大通湖区将抢抓国家宏观政策机遇,坚持水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并重的模式,积极打造‘水草+’、稻虾蟹等优势产业,大力推介‘洞庭之心水草之都’品牌,努力在国家新一轮发展战略中再上新台阶。”面对未来,罗立峰表达了这样的希望。

这是大通湖区的希望,也是大通湖沿湖民众的希望,更是绿色发展的希望。

螃白播撒绿色,种下希望。

7f50037f-a895-47fe-b1fd-a1c1e4830049.gif

来源:观潮的螃蟹

作者:王乐丰 刘慧婷

编辑:田伶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