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给摆好盘的秧田覆膜。
王哲如驾驶农机对秧田进行翻耕。
红网时刻益阳3月10日讯(通讯员 刘喜英)阳春三月农事忙,春耕生产好时节。3月9日,在赫山区岳家桥镇枫树山村,十来名村民正弯着腰在种粮大户王哲如承包的26亩秧田里忙活着,装盘、摆盘、覆膜……一幅“田野织就春耕图”的繁忙景象映入眼帘。
50多岁的王哲如承包了2000余亩地,在岳家桥镇农业科技特派员的“把脉问诊”下,对培苗壮秧、机械耕种、科学施肥、病虫防治等农时农事了如指掌,他通过挖沟渠、排水沟、平整机耕道,让原来引水不畅、大型机械无法作业的耕种不便的地块重新焕发了生机活力。
“这些机插秧田能供1300余亩大田,村里说今年种双季稻每亩补贴不少于70元,集中育秧和稻谷收割后的秸秆粉碎也有补贴,我这‘饭碗’可是端牢了呢。”王哲如信心满满。
近年来,岳家桥镇始终坚持扛稳粮食生产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非粮化”,推行“一季稻+油菜”“再生稻+油菜”模式,打造再生稻千亩示范片,结合土地数字化改革打造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确保粮食生产保面积、稳产量、提品质、增效益。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刘喜英
编辑:岳敬然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m/content/646747/54/12430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