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时节,益阳大地依旧绿意盎然。远眺,群山连绵,层林叠翠;近观,推窗见绿,出门即景。
生态兴则文明兴。2022年以来,益阳市突出以林长制为依托,各级林长协同推进林业工作,以林长制促“林长治”, 创新推出“三四五”工作法,积极探索打通“两山”转化通道,筑牢生态屏障,壮大绿色动能。
一组数据可以清晰佐证:2022年,全市共有179.31万人次参与义务植树,新建义务植树基地60个;完成人工造林3.98万亩、封山育林9.2万亩、退化林修复3.6万亩、森林抚育6.2万亩,沅江市林业局获评2022年度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南洞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在自然保护区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赫山区成功拔除松材线虫病疫区,是湖南省“十四五”期间拔除的首个县级疫点;完成近30万平方米的城市生态公园建设;建成常益长高铁益阳段沿线生态廊道1493亩;预计全年林业总产值达434亿元……
制度“管绿” 创新“三长四员”机制,确保山有人管、树有人护、责有人担
推行林长制是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的必然要求,是压实生态保护责任的关键举措。益阳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如何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在全面推行林长制进程中,益阳市从机制创新入手,全方位激发“管绿”新动能。
2022年3月11日,市领导在益阳高铁站北广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按照国家、省全面推行林长制部署要求,益阳市把创建大林业管护格局、深入推进网格化治理作为压实林长制末端建设的有效手段。在省要求构建“一长三员”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三长四员”工作机制(“林长+督察长+警长+护林员+监管员+执法人员+林业科技员”),由市委书记任林长、市长任第一副林长,常务副市长和分管副市长任副林长;市委副书记担任总督察长,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市政协主席、市纪委书记担任督察长;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担任第一警长,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担任警长。明确各级林长、督察长、警长的责任区域,构建市级林长包县(区、市)、县级林长包乡(镇、街道)、乡级林长包村(社区)、村级林长包网格的责任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林草资源管护格局逐步形成。截至目前,全市共设置林长3552人(市级16人、县级100人、乡级908人,村级2528人)、督察长26人、警长17人,护林员1652人、监管员311人、执法人员276人、科技员228人。
2022年3月11日,市委书记瞿海在义务植树现场为新植林木浇水。
为推动林业工作由“单兵作战”向“齐抓共管”转变,益阳市积极搭建多部门联动平台,成立由市委组织部等15家单位为成员的市林长制工作委员会,强化政策谋划、项目支持、资金投入、监督考核等方面的协调联动。推进林长制工作落地落实,必须夯实基层基础,益阳市在市、县两级成立林长制事务中心,探索建立乡镇“林长办+林业站”新体制,进一步充实基层力量,从而管好用好全市2467名“四员”这支基层林长制队伍。益阳市还将960万亩林地、260万亩湿地划分为1645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护林员、监管员、执法人员、科技员,构建了以“林长、护林员、监督员、执法人员、科技员”为管护基础的网格化管理体系。1652名护林员全天候网格化巡护,巡护系统使用推广率100%,平均上线巡护有效率居全省前列,累计巡护里程达56.95万公里,巡护时长达10.98万小时,真正实现了“山有人管、树有人护、责有人担”目标。
系统“护绿” 推动“四级林长”巡林,实现林草管理全覆盖无死角
推行林长制,“林长”是推动工作的关键。对于自己的“生态责任田”,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市林长瞿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市第一副林长陈竞等22位市级林长,率先垂范开展巡林工作。一年来,市、县两级林长召开林长会议15次,巡林726次,交办247个涉林问题,形成“一把手”带头、各级林长层层尽责保护林草的强大合力,林草保护发展责任体系进一步压实。各级林长通过加强巡林等措施,有效加大了有害生物防治、湿地保护和修复、林草资源管护、野生动物保护、野外用火管控等工作的力度,对巡林发现的问题采取“一事一单”督办的工作机制。针对市级林长巡林时发现的问题,全市进行了3轮全覆盖督导检查,共交办问题17个,并以林长办名义对2022年森林督查变化图斑核实工作进行督办。目前,2022年下发的1387个森林督查变化图斑已全部核实,完成率100%。
2022年7月1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陈竞在沅江市龙虎山国有林场巡林。
加强森林“两防”是做好“护绿”的基础,也是对人民群众负责的神圣使命,是体现执政能力的现实需要。一年来,益阳市加大了松材线虫病的除治力度,印发了《益阳市松材线虫病除治质量拉网式专项巡查实施方案》,完成枯死木、濒死木、衰弱木除治超7万株,圆满完成松材线虫病防治防控工作。为抓严森林防火,益阳市严格落实“三长四员”和“五级包保”制度,特别加强了清明、“五一”、国庆、党的二十大期间等重要节点的森林防火工作,派出市、县、乡、村四级近万名干部下沉驻点,全覆盖包片包山头,张贴林长令、防火令、封山令6万余份,出动宣传车6115台次,发放宣传资料16万余份;设立检查卡口137个,检查督办532批次,排查火灾隐患877处,实现全年森林火灾受害率0.0147‰,24小时火灾扑灭率100%,全市没有发生重大及以上森林火灾,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护绿”须出重拳,一年来,益阳市扎实开展了“清风”“利剑”“洞庭清波”“虎威”等林草保护专项行动。其中,“清风”行动共查办野生动物案件183起;“利剑”行动共查处涉及自然保护地问题3个;“洞庭清波”行动共查处案件20个,涉及违法面积13.41公顷;“虎威行动”查处整改破坏森林草原资源案件388个。
科学“用绿” 升档“五大举措”加持,因地制宜生态富民增“绿效”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一年来,益阳市各级林长牢固树立和践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加快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地依托竹木、油茶、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林下经济、花卉苗木等千亿林业产业优势,加快推进林业产业提质升级,大力实施绿色产业富民工程,念好“山”字经、做足“林文章”,加速推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林业助推乡村振兴的作用加速显现。
2021-2022年,市林业局参加“一园两中心”景观绿化提质改造工程。
一年来,益市科学实施武陵—雪峰山区、南洞庭湖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构建“两区一水、三横五纵”的科学绿化国土空间格局,推动“一园两中心”提质升级,完成近30万平方米的城市生态公园建设,打造了“四季不同花不同”的靓丽风景,成为益阳市新晋网红打卡点。重点做好洞庭湖、资江、高铁、高速、国道两侧的生态廊道建设,着力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有机融合的生态廊道,编织生态滤网,完成常益长高铁益阳段沿线生态廊道1493亩、省级示范生态廊道0.3万亩,打造了“玉带飘香、清风竹影”等景观节点。修复南洞庭湖湿地2.77万亩,南洞庭湖生态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保护。今年越冬季调查共记录到水鸟38种、29689只,消失近30年的江豚重现南洞庭湖,世界极危鸟类中华秋沙鸭在南洞庭湖筑巢繁殖后代。
2021年7月8日全省林业产业现场会,在赫山区泉交河镇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观摩现场。
在严格保护好自然资源的前提下,益阳市依托林业产业优势,以全面落实林长制为抓手,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大力扶持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特色优势产业。去年以来,益阳市围绕竹产业创新发展,先后由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市政府各办公室组织了一系列密集调研,拟以政府名义出台助推益阳市竹产业快速发展的若干措施。去年,益阳市还成功申报中央林业改革发展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补助资金647.8万元,并以油茶专项资金项目为载体,有力推动全市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林产基地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去年已在全市范围内打造集水果采摘、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生态环保度假基地50个,实现了特色林业资源向精致旅游商品的转化,有效提升了全市林业经济的综合收入和品牌效应。
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竹加工企业34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7家,亿元以上企业4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22家,预计2022年全年林业产值434亿元,实现稳中有增。
来源:益阳日报
编辑:岳敬然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m/content/646745/57/12230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