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黄
益阳市清溪村,不仅是“新山乡巨变”的故事原型地,更是中国乡村振兴的典型图景。
益阳市谢林港镇清溪村。
“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新山乡巨变’,因为这个巨变在田间地头的智慧农机里,在家门口不远的书屋里,更在我们青山绿水的乡村里。”
这是有着“段子手”之称的央视主持人朱广权的一段感慨,而让他发出如此感慨的地方,正是著名作家周立波笔下“山乡巨变”故事发生地——益阳市谢林港镇清溪村。
近日,央视大型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第九期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档播出,本期节目组跟随朱广权等深入探访的,正是正在发生着新时代“山乡巨变”的清溪村。节目全方位呈现了清溪村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在全国引发热烈反响。
我是这样的清溪村
央视《山水间的家》为什么会走进清溪村?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看朱广权一行人到访的清溪村是个什么模样。
益阳市谢林港镇清溪广场。
“我要经我手把清溪乡打扮起来,美化起来,使它变成一座美丽的花园。”
20世纪50年代,作家周立波回到家乡益阳清溪村,并以这里为原型写就了描绘新中国农村变革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借书中人物之口,他对家乡的未来表达了无限的期许。
如果周立波先生能够重生再回故乡,看一眼今天的清溪村,一定会惊讶于其变化之大。
朱广权、杨雨、韩庚做客益阳清溪村,探寻新“山乡巨变”。
和央视主持人朱广权一起来到清溪村的,还有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杨雨,演员、歌手韩庚,他们作为评委参与的一场“新农人大赛”里,多名农机手同台竞技,有人驾驶履带式拖拉机过S弯绕桩,从入弯到出弯一气呵成;有人用履带式旋耕机开啤酒瓶盖,将铲斗瞄准后方摆放的啤酒瓶,轻轻一提将瓶盖起开,而啤酒瓶完好无损。
令人惊艳的农机开啤酒盖“绝活”,只是一个小插曲般的展示,清溪村农田旁的搂草机、稻谷收割机、履带式拖拉机、播种机等整齐排列,各式各样的农机才是农业机械化的日常。
当地农机手演示播种机的操作流程。
在节目中,当地农机手徐伟向“山水小分队”演示了播种机的操作流程。在将种子箱、肥料箱依次填充之后,“启动机子,它就自动施肥、旋耕、播种,一趟走过去,就把事情全部干好了!”
机械化与智能化解放了人们的双手,同时也为人们精神层面的追求提供了更多可能。在积极探索生态循环农业、无人智慧农场的同时,清溪村依托名人文化与名作文化内涵,打造了立波书屋、艾青书屋、阿来书屋等10家作家书屋,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打造出了属于游客的“诗和远方”。
其实,清溪村拥有的远不止这些……
清溪剧院。
这里有益阳市首个大型多功能综合性大剧院——可以容纳近千名观众的清溪剧院,有修到家门口的高铁站,有印象广场、塅上田园、清溪荷塘、立波小街、映山红花,有服务优秀、发展有序的民宿、农家乐等旅游产业,有每年超60万的各方游客。
高架桥下的山乡巨变主题绘画。
央视节目组在清溪村看到的,恰是一幅新山乡巨变、振兴乡村的美丽图景,是一众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的成果。
你是这样的“山水间的家”
如此看来,央视节目组之所以走进清溪村,正是因为清溪村与这档节目能够做到“气质相投”。
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创新节目,《山水间的家》在全国范围内精心选择了24个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特色村,由总台主持人带队,邀请文化学者和公众人物,一同走进山水之间,通过亲身体验新时代美丽乡村生产生活,讲述乡村振兴路上生动鲜活的人物故事,描绘充满诗情画意的“中国乡村振兴图景”。
央视《山水间的家》节目走进清溪村。
节目以“家”为切入点,以“人”为主线索,通过一次山水间的邀约、一桌山水间的美食、一趟山水间的体验,完成一场山水间的“乡村推介”,以真实的语言和质朴的情感,刻画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农村劳动者群像,回答何谓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之路这一问题,为全国乡村发展提供示范和参考。
清溪村,正是这样一个有山有水有美景的“家”—— 分布并不规整的传统民居、助力农业生产的先进农机、生态农场的“寻宝之旅”,让人们跟随嘉宾一起体验了清溪人的乡村诗意生活。这里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原生态,引起无数人的共鸣与遐想。
清溪村是有山有水有美景的“家”。
清溪村村民火热的生活,为《山水间的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土壤,“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的生活跟着变化……
村民邓春生的儿子邓旭东回忆说,在农机普及前,母亲需要背着50斤的农药机,顶着烈日在农田中劳作,几趟下来,全身被水稻叶子割得伤痕累累,双手也被农药腐蚀,“现在的清溪,早就跨过那个阶段”。
村民周宾兴说,以前大家不怎么关注环境卫生、乡村发展,村里常有邻里间、婆媳间吵架的事情发生,现在大家不仅会主动建设、打理自己的家园,而且还会关心国家大事,甚至遇到哪家哪户有困难,还会主动捐款。
这些变化和成绩,给了村民们更强烈的自信。
清溪村在央视亮相。
如今,清溪村深厚的文学氛围和文化特色,在吸引央视栏目组慕名前来的同时,也是清溪村党支部书记贺志昂信心的主要来源:“清溪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创新精神是骨子里的,我们要让清溪文化不仅看得见、摸得着,还要活起来,成为一个新文化IP。”
我们期待更大的“山乡巨变”
清溪村在央视亮相,惊艳了全国观众。
节目播出后,网上节目视频相关内容总曝光量在短时间内就突破了2亿次,点赞、评论数突破10万次。
“我从来没想过,自己开着拖拉机能够上央视!”益阳富佳科技农机手冯冰非常激动。在节目里,冯冰参与展示了农机“绝活”。一经播出,#村民把农机玩出了赛车的气势#、#看农机炫技比考科目二还紧张#两个话题,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分别达906万次和679万次,微博话题#山水间的家#在节目播出后,增长阅读量1.1亿次。
作家书屋。
此外,还有#益阳村民将作家书屋搬进村#、#段子手朱广权押韵盛赞清溪村#等话题,刷爆朋友圈,让清溪村蹭着节目的热度走红全网。清溪村的“诗和远方”,借助央视大平台、“段子手”朱广权等自带流量的推荐,实现了网红村的线上线下“长红”。
清溪村周立波故居。
长红的背后,是对走好文化引领乡村振兴特色道路的坚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清溪村作为“中国文学第一村”,拥有“文化”和“旅游”这两个文旅融合的双重元素。
节目走红,更加坚定了清溪村打造“中国文学第一村”,以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决心。未来,在深度挖掘文学特色、打造更多文学记忆点上,清溪村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等到春暖花开,想邀请更多游客来清溪村,赏鲜花、尝蜜果。”村民邓旭东表示,将以《山水间的家》播出为契机,通过各类新媒体平台,创新发展旅游接待服务,努力把“山水间的农场”经营得更好。
益阳市也将通过广泛征集、加强策划、主动对接,争取全国更多文化机构和媒介平台将文学、文化活动落户清溪村,进一步擦亮清溪村“中国文学第一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山乡巨变标志地等名片,写好新时代山乡巨变新篇章。
“在他们放光的眼睛里,和他们整个人的神采上,都看得出来‘新农人’的面貌。”
朱广权的感慨,实际上也是无数来到清溪村的人们的感慨。这光和神采,闪烁在清溪人的当下,也将闪烁在清溪人的未来,闪烁在这个“山水间的家”。
螃白
美丽乡村的每一帧画面都抚慰心灵。
来源:观潮的螃蟹
作者:刘慧婷
编辑:田伶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m/content/646745/56/12225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