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后的生态园,树木郁郁葱葱,群山尽披绿装。
红网时刻 通讯员 何西超 李军超 记者 刘慧婷 益阳报道
说起石煤矿山,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脏乱,光秃秃的山坡,遍地矿堆、土堆,黑色的废水,少见行人与飞鸟,但在益阳市泥江口的石煤矿坑,这里已是树木郁郁葱葱,群山尽披绿装,两岸青翠芽苗迎风舒展,周边溪流成群的鱼虾再现。
西施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王勇坚提到,这里曾经也是如同大多数人想象的一样,甚至犹有过之,然后,在经过了西施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番生态修复后,曾经荒凉的矿山,又逐渐焕发生机。
生态修复 矿坑变花园
被称为“中国矿山生态修复第一股”的西施生态,在1990年时也只是在深圳路边卖花的花卉公司,当时正在给外国企业做翻译的西施生态的董事长张卫,偶然发现同学送她的一盆无土栽培花卉,在两个月无人照料的情况下不但没死反而十分茂盛,由此,张卫诞生了凭借无土栽培技术创业的想法。
2004年,出生在湖南益阳的张卫受邀回乡创业,原本只想着继续做花卉行业的她,发现自己的家乡在享受着石煤矿带来繁荣的背后,也留下了遍地疮疤。
石煤是一种含碳少、低热值燃料,可用于发电、提取用于金属冶炼的五氧化二钒,且常伴生有各类重金属。全国有三分之一的石煤产自湖南,而益阳又是湖南石煤矿的主产区之一,石煤产量一度达到全省38%,丰富的矿产种类,极大的储量,简易的开采条件,使得这里聚集了大量的采矿公司。
但许多采矿公司的采矿方式十分原始,且不注重环境保护,在开采过程中将蕴含硫、镉、镍、砷等重金属的突然随意堆放,对含有重金属的矿山废水也是超排、乱排,导致周围土壤、地下水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
工人们在生态园里忙碌。
“这里原本有5000多亿吨的石煤矿,五氧化二钒的储量也能排到世界前列,上世纪就有很多的企业在这挖石煤,附近的小镇也因为采矿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的飞跃。”王勇坚指着泥江口矿坑的照片讲道,但“金山”也有挖空的一天,到了21世纪,泥江口的矿产资源已经消耗殆尽,很多采矿企业在矿产资源耗尽后离开,只留下了遍地矿坑与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但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的人却不能离开,面临着生态难以修复的恶果。
在泥江口最大的矿区之一留有一个深达100米的巨大矿坑,在矿坑的周围还有大量的石煤矿和废渣裸露堆积,每到雨季就会有雨水冲刷废渣,形成酸性废水汇入矿坑形成矿山湖,而在这个矿坑的下游五百米,就是几百户人家居住区域。
当地政府也一直想恢复当地生态,还当地居民一个无污染的环境,但由于矿山湖深达90多米,中和药剂渗透不到底部,抽水更是面临水量大且无地排放的问题,许多生态修复公司实地考察只能无奈摇头。
“最开始的时候我们也想不出好办法,中和剂根本渗透不下去,送到下面也难扩散,直到有个人突发奇想说,这水要是浅一点就好了。”这句话给了技术团队启发,既然水太深送不下去,那如果把水分层,一层层送下去然后再扩散不就行了。
有了思路,西施生态的技术团队立即开始试验,他们先是把药剂按照每10米深一份分别送达,然后又调来涡轮机,在已放置药剂的深度启动,带动周边水流扩散……
原本难倒无数环保企业的难题就这样被解决,或许看起来很简单,但简单的工艺往往建立在成熟的技术基础之上。在这之前,西施生态连续每年都会投入营业额的4%作为技术研发,并通过设立技术研发中心和苗木成熟基地,研发出“地康二号”等多个拥有发明专利的土壤调理剂,遴选出100多种抗逆性驯化植物,有了这么多的技术与实践准备,这才使得西施生态能够举重若轻的修复矿山生态。
油茶果挂满枝头。
攻坚克难 建立行业标准
据了解,西施生态始终坚持技术先行的理念,与国内北京林业大学等二十多所大学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现已有72项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掌握了100多项生态修复技术与产品,其中泥江口项目中“采矿深坑酸性废水治理技术”被选录入2020年湖南环保实用技术名录。
凭借着在矿山生态修复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先行优势,2016年的时候,西施生态承办了中国荒漠矿山生态修复领域唯一一个官方行业组织,荒漠矿业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目前西施生态已参与制定2项行业标准,1项地方标准,2项社会团体标准,已成为可以在国内矿山生态修复领域制定规则的一流企业。
相比于国内其他矿山修复企业,西施生态还有着从治理到恢复一条龙服务体系。得益于原本园林花卉行业的技术基础以及后续持续投入培育研究抗逆性训话植物,西施生态善于在使用自产固定剂清除矿山主要重金属污染之后,再通过公司自有苗圃基地筛选出的植物,在不同重金属浓度的土壤中搭配种植,形成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形成错落有致的生态景观,促进生态自然修复。
有这些土壤治理技术与生态修复技术做支撑,才有了西施生态在全国各地的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中的无往不利。
如今,在益阳市泥江口,原本的荒芜的矿山像是“大地疮疤”一般,土壤被重金属污染后难长一木,而如今,矿山上已经长满了油茶树等经济作物,成为国家油茶林示范基地,不仅恢复了绿水青山,当地民众还会在闲暇时去散步、跳广场舞。矿山的变化让当地村民薛绿毅很是感慨,“我的两个儿子都五十多岁了,他们从来没见过村里有现在这样好的环境。现在山又变绿了,天也是蓝的!”说着,薛绿毅不禁竖起大拇指。
工人们在采摘油茶果。
谈及西施生态从花卉公司成长为矿山生态修复领域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王勇坚也不忘提到益阳地区对生态环境的注重与对企业的知识扶持,他提到,刚从花卉公司转型的时候,矿山修复领域还是一块很少有人关注、开发的领域,但益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部门却在听闻消息后主动上门,送来技术型企业“体检”服务:帮助企业把知识产权现状、市场环境、竞争对手梳理一遍,建议他们利用好先行优势、创造更多知识产权,成为一个创新型企业。
据有关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知识产权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但大部分都是无形的,有些企业迈入新开发领域后,可能会对创造出的知识产权不够重视,对发展前景和当前市场环境认识不够充足,但一个企业若是想长久发展,想要成为百年企业、百亿企业,必然要重视创新,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体系,充分利用先行优势,筑起知识产权护城河。
据王勇坚介绍,西施生态向来重视技术创新,每年都会拿出企业盈利的4%去研发重金属污染土壤调理剂、培育抗逆性驯化植物、土壤生物肥等,并将以成为中国矿山生态修复产业链领航者为愿景,不断增加科研基金比重,打造中国矿山生态修复百亿市值品牌。”
放眼未来,创新才能走进蓝海,西施生态以业界科技创新龙头为追求,继续钻研矿山生态修复技术,立志“装点山河路”,将知识产权实际用在恢复生态、恢复绿水青山上。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 何西超 李军超 刘 慧婷
编辑:岳敬然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m/content/646656/62/12182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