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山区欧江岔镇闸坝湖村干部顶着烈日下水,检修涵管闸门。
红网时刻记者 王新凤 通讯员 郭轩 益阳报道
水库蓄水急减、部分山塘干涸、大量稻田缺水、部分农村饮水告急……因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今年的旱情来得猛烈持久,益阳市赫山区各行业生产生活均经受到严峻考验。
截至目前,赫山区总降水量1055.4毫米,与历年同期(1268.5毫米)偏少16.8%。为切实解决当前实际困难,最大程度减轻旱灾损失,该区多措并举,积极应对,竭力为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用水保驾护航。
对付“干”,最好的办法就是干!调度、部署、行动……一切紧张有序地展开。
赫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防旱抗旱工作,多次召开了全区防旱抗旱和森林防火工作会议,区委书记周卫星在六届区委第34次常委会上指出,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当前抗旱减灾及森林防火工作的严峻性复杂性,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克服靠天等雨的侥幸心理和畏难厌战的思想情绪,全面做好抗大旱、抗久旱的准备。
防旱抗旱期间,区级领导主持召开专题会商会议6次,下发会商通报3期,下发会议纪要1次,发水工程调度令5次,抗旱要情领导指示批示2期,森林火险预警单22期。区防指下发了《关于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通知》《关于持续做好当前防旱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8月19日8时启动全区抗旱Ⅳ级应急响应,9月15日8时全区抗旱应急响应升至Ⅲ级。联点乡镇(街道)区级领导带队下沉基层一线调度抗旱工作。各乡镇、街道均召开了专题会议部署抗旱工作,发动党员干部到田间地头指挥调度农田保灌工作。
赫山区八字哨镇纪委开展防旱抗旱专项督查。
结合当前旱情和气象水文形势,赫山区防汛办组织应急、水利、农业等部门完善修订了防旱抗旱工作预案。坚持“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活水、后死水;先重点、后一般”的用水原则,明确干旱预警等级、预警发布、响应要求等工作机制,细化“调水、提水、引水、限水”等工作方案,统筹兼顾各方面的用水需求,严防用水浪费和矛盾纠纷发生。
抗旱不是一个部门的事,需要多部门联动。
旱情发生后,赫山区防指、水利、农业、应急、城管、气象、消防等部门迅速组建专班,赶赴重点受旱地区抗旱减灾。赫山区防指组成3个督导组,开展防旱抗旱工作督导25轮次。区农业农村局组建专班6个30人、区水利局组建专班3个15人、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组建专班4个16人,下沉基层一线开展技术指导213轮次,切实加强对农业技术、抗旱灌排水、和畜牧水产养殖的技术指导。衡龙桥、岳家桥、泥江口、沧水铺等乡镇对已绝收的0.9万亩耕地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区应急管理局组建了10人的移动泵车抗旱服务队,区消防救援大队组建了11人的移动泵车抗旱服务队,支援乡镇提水保灌。
持续干旱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赫山区农业部门根据地域特点和水源条件,指导农户推广湿润灌溉,防止“大水漫灌”;对脱水的稻田,采取机械或人力提水润田,喷施叶面肥护叶,以达到保苗、抗旱的效果;对秋延蔬菜种苗做好水肥供应,按照“薄肥勤施”原则,避免肥料过于集中而降低蔬菜根系对水分的吸收。对已枯萎失收的水稻田,及时改种秋马铃薯、油菜和蔬菜等作物;因旱失收的旱地,及早改种油菜、马铃薯、蚕豌豆、蔬菜等冬季作物。
赫山区泉交河镇利用人工力量进行渠道疏通,将新河一线的水流供应到菱角塘电排。
向天上要水、在地上调水、从地下找水,赫山区想尽一切办法保水供水。
赫山区气象局新采购火箭弹40枚,组织2支人工增雨作业队伍携带2台套设备在8个作业点全天候待命,抢抓时机进行人工增雨。目前已在泥江口、鱼形山、新市渡、石笋、岳家桥、龙光桥、城区进行了3轮次人工增雨作业,共计发射火箭弹30枚,有效缓解了当地旱情。
赫山区水利局根据抗旱工作会议精神,紧急采购移动水泵30台套,维修保养原库存水泵81台套;区防指从区域应急物资储备库沅江基地借调水泵15台套;各乡镇根据旱情及需求已借用水泵78台套;区应急局通过市应急局调用应急抗旱移动泵车2辆;区消防救援大队支援应急抗旱移动泵车2辆……全区消耗抗旱资金1327.6余万元(含群众筹资筹劳)。
虽然水库、河流有水,但仍须科学调度,方能防止水资源浪费,让每滴水都尽可能发挥最大的灌溉效益。
6月下旬开始,赫山区利用内外河水位差,开启团洲闸引资水入兰溪河,提高兰溪河水位,将兰溪河水位一直保持在30.00米以上;7月上旬开始,调度志溪河沿线电站停止发电,保障志溪河沿线灌溉用水。通过市防办及市水利局协调,赫山区理顺了鱼形山水库、梓山冲水库灌溉调度机制,保证了灌区的用水需求。
在赫山区岳家桥镇集中村村民的院落里,一台大型洒水车成为村民家门口的“贵宾”。
“各位叔伯,我们把水送过来了,大家快把家里的桶找出来,有多少接多少......”9月15日,在赫山区岳家桥镇集中村村民的院落里,一台大型洒水车成为村民家门口的“贵宾”,赫山环卫工作人员正在帮助干旱缺水村民提水、送水,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连日来,岳家桥镇高温干旱灾情尤为突出,由于入秋来滴水未下,水源断流情况随处可见,许多农家自掘井早已干枯,无处可取水,抗旱救灾形势十分严峻。赫山区城管执法局根据这一情况,指派环卫近段每日送水入户,积极抗旱保民生。目前,岳家桥镇相继送水入户数车,有效解决了人畜饮水、生产生活用水难题。
赫山区泉交河镇祥云村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抗旱保灌。
这样的抗旱场景,只是赫山抗旱“战场”的一个小侧面。哪里有旱情,哪里就有抗旱者的身影。
疏渠道、打机井、铺水管、修设备……连日来,在赫山区欧江岔镇的田间地头、沟渠河道、电排泵站、剅管涵闸等穿堤建筑物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头戴草帽、皮肤晒得黑红的身影。他就是欧江岔镇四级调研员陈建军,是抗旱工作的“火车头”。
连续两个多月,陈建军未曾给自己放过一天假,吃住在镇上,每天一早就到村里去协调抗旱,带领村支两委干部、水管站工作人员和群众引水灌溉农田。在“火车头”的带领下,欧江岔镇抗击旱灾行动迅速,全镇受旱农田2.48万亩,成灾面积1100余亩水稻和农作物基本得到有效灌溉,缺水群众也喝上了放心水。
旱灾的考验在又一个丰收年的憧憬中,更在千万群众的期盼中。虽然已经降温,但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段时间赫山区降雨量仍然偏少,抗旱未到“鸣金收兵”时,赫山必将以不胜不休之志,努力在这场罕见“大烤”中交出优秀答卷。
来源:红网
作者:王新凤 郭轩
编辑:岳敬然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m/content/2022/09/22/11859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