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中鱼口镇中富村稻虾基地。
红网时刻 通讯员 李婷 益阳报道
南县中鱼口镇中富村紧紧围绕党委政府“打造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塑造南茅运河璀璨明珠”的目标,以党的领导为舵,以真抓实干为桨,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多措并举创新模式,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去年,中富村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让基层堡垒“强起来”
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持续深化党支部“五化”建设,全力抓基层、打基础、提素质、树形象,提升村级为民服务本领和工作效能;以深化党建+意识形态工作为抓手,创新思路开展每周一汇报、每月一小结制度,推动工作进一步落实。今年,面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繁杂的乡村工作,为便于镇党委政府及时掌握村里各项工作进展,村支“两委”将每周工作汇报常态化,围绕固定工作内容和中心工作内容两大版块,主动向线上干部汇报已完成情况、下一步工作计划、工作建议,截至目前,中富村已开展每周工作汇报50余期。每周汇报制度的实行,有效地畅通了镇、村工作交流的渠道,确保上级各项政策落实到位、中心工作高效推进、村情民意及时处理。例如,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原中木村第2组村民刘某反映不清楚如何解除黄码的政策,镇党委通过其周汇报,了解中富村的这个群众呼声后,高度重视,马上安排分管领导汇总相关政策,及时为群众答疑解惑,使相关的疫情防控政策家喻户晓。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让农民口袋“鼓起来”
鼓励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积极吸纳社会资源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培育一批特色农产品,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延长现有扶贫项目产业链,增加就业岗位,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增强乡村振兴后劲和活力;盘活现有集体资源,培植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中富村村支“两委”积极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采取“自主经营+投资入股+招商引资”的模式,切实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自主投资发展稻虾、蔬菜产业,成立立新稻虾专业种养合作社发展稻虾、稻鳖产业,流转土地近180亩,帮助贫困户就业,保底收购稻虾,同时村级以投资分红的方式,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0万元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投资12万元在中富村25组转土地近60亩建设蔬菜生产基地,种植豆角、苦瓜、辣椒等蔬菜,带动了不能外出务工的16个贫困户家门口就业,收入每年增加近万元。用好扶贫资金,2018年以来,中富村扶贫专项资金共有266万元,经村支“两委”研究,报中鱼口镇党委、政府同意,将部分扶贫资金入股天天来米、国安米业及本地稻虾合作社,保障贫困户人均每年增加千元入股分红的同时带动本地企业发展。注重招商引资工作,筑巢引凤。村支“两委”实地调研、科学选址,整合流转南茅复线的6个村民小组一千余亩土地,引进金岳益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近千万元,打造稻虾种养生态园,构建“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有效推动小龙虾、稻虾米产业发展。2019年,该村贫困户提前一年全部脱贫。
持续加强乡风建设 让乡村“美起来”
美化环境、建设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重头戏,中富村结合自身特点,从实际出发,全力以赴创建优良环境。通过全村上下齐心努力,形成一种爱护村容整洁的良好氛围,村内外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的幸福感日益增强。硬化十一直渠公路1300米、一横渠公路1200米;对稻虾基地高标准护坡1700米;十一直渠亮化、绿化建设、村部文化广场、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创造性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最美农户”“最美党员户”“最美村民小组”“欠清洁农户”评比活动,对表现突出的农户奖励印有LOGO的水杯、铁桶等荣誉物资,今年,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力度,拟写人居环境整治“村村响”广播16期,集中广播500余次。大力推行法治与德治、自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模式,引导群众遵纪守法、尊重公序良俗,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乡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来源:红网
作者:李婷
编辑:田伶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m/content/2022/06/22/11416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