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资阳:文明实践“1532”模式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2022-04-01 23:36:04 字号:

资阳:文明实践“1532”模式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微信图片_20220401171213.jpg

志愿者张贴防疫宣传单。

红网时刻通讯员 张昊 益阳报道

自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资阳区创新文明实践“1532”模式,在战疫中凝聚资阳力量,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1”个统筹平台凸显防疫高度

树立“一盘棋”思路,以最大程度、最高效率动员各方资源和力量。迅速统筹思想,第一时间以发放倡议书、公开信、印制志愿者胸牌等方式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和志愿精神,号召各实践所、站广泛开展“志愿战疫 守护资阳”活动,形成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生动局面。科学统筹力量,综合研判形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迅速集结4200余名文明实践骨干志愿者开展工作,930余名党员志愿者下沉一线听从各实践所、站具体调度,招募2800余名社会面志愿者积极投入战斗。强化统筹资源,持续整合卫健、教育、团委、妇联等部门单位和群团组织资源,依托各实践所、站开展好核酸检测、岗前培训、物资发放、防疫消杀、服务记录等工作,实现同步统筹、同步推动、同频共振。

微信图片_20220401171217.jpg

志愿者高速收费站帮忙。

“5”级实践阵地提升防疫速度

抓牢“五级阵地”建设,在非常时期彰显出全区124个文明实践阵地的特殊价值。上下贯通组织,将文明实践融入网格化管理,全区315个网格划分到各实践站统筹范围,构建边界清晰、覆盖全面、管理灵活的“中心-所-站-网格-户”五级文明实践服务阵地,实现精准化实践,精细化管理,零距离服务。建立健全机制,在工作方案中明确疫情防控志愿者责任分工,包括服务岗位、服务时间、服务内容、信息反馈渠道等,积极推动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工作机制,构建文明实践工作结对、资源结对的工作格局。精准对接需求,逐户下发志愿者便民联系卡,探索“群众点单、志愿者接单”服务模式,开展上门核检、代买送货等“订单式”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做到时有所需,必有所为。目前,累计收集需求541件,解决问题532个。

“3”类志愿活动传递防疫温度

展开“三大类”活动,确保志愿服务在疫情防控的“战时”状态成为行政力量有效补充。真心服务常态化,积极贯彻落实区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要求,对机关、小区、市场、客运站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敲门行动、关卡值守、文明劝导、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活动,巩固防疫前线。用心服务专业化,8支区级志愿服务分队利用自身专业优势,组织志愿者们有针对性的开展政策讲解、知识宣传、防疫消杀、心理辅导等志愿服务,科学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热心服务特色化,各实践所、站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区134台私家车化身“爱心车队”开展疫苗接种、防疫宣传等行动,涌现出“码头妈妈帮帮团”“广场舞大妈宣教队”等一批特色文明实践品牌,筑起流动文明风景线。

微信图片_20220401171222.jpg

借助“村村响”大喇叭进行乡音“土味”喊话。

“2”条宣传路径增强防疫浓度

强化“线上+线下”双线并进,在做好常态化防疫宣传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文明之声家喻户晓、入脑入心。线上宣教文明正能量,联动融媒体中心协同作战,辐射带动各实践所、站新媒体宣传矩阵,以文字、图像、视频、海报等多种形式开展理论宣讲、政策普及、模范带头、文化惠民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各领域、各行业的志愿者们自编自导自演,积极推出《网红孔雀哥唱防疫》《江湖防“疫”》《防疫小剧场》等一系列文艺作品,深受居民群众喜爱。线下弘扬社会新风尚,借助“村村响”大喇叭、移动小音箱、流动广播车等方式进行乡音“土味”喊话,全方位、全时段引导群众“管住人”“不聚集”“不流动”。以移风易俗为抓手,依托红白理事会志愿者大力倡导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成功劝阻红白事、寿宴等活动76起,有效防止因人群聚集造成的交叉感染。

下阶段,资阳区将继续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扎根基层、贴近群众、覆盖全面的优势,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温暖一座城、焕新一座城。

来源:红网

作者:张昊

编辑:田伶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