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炳贤正讲述那段激情燃烧的战斗故事。郭娜/摄
红网时刻通讯员 李建锋 陈浩军 李胜财 益阳报道
地处湘中偏北,三面资水环绕。千年古镇马迹塘镇,便矗立于此。半个多世纪前,这里曾有一场惨烈战役,如今在一位倔强老兵的坚守下变得日渐清晰。
倔强老兵刘炳贤的老家在桃江县马迹塘镇伍家仑脚下的刘家湾,推开门就能望见高耸的烈士纪念塔。从他记事起,就经常听长辈讲马迹塘打仗的故事。爷爷和父亲都间接参与了这场战斗,爷爷在家里为解放军烧水做饭,父亲则为解放军带过路,还获赠了半袋干粮,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抚慰了一家人的心。
后来,刘炳贤参军入伍,把最好的年华都献给了部队。从军二十余载,2014年从地方退休之后,刘炳贤准备将这场战役还原于大众视野。
这是一场惨烈的战斗,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49军147师三个团与国民党两个师2万余人在马迹塘古镇展开了一场生死战,我军300多名官兵在战斗中英勇牺牲,成功粉碎了白崇禧余部从马迹塘西逃桂林的阴谋,为衡宝战役的胜利赢得了先机,促成了程潜、陈明仁在长沙和平起义,实现了湖南的和平解放。
要真实还原一场发生在60多年前的战斗谈何容易。除了听当地健在的老人讲述他们的所见所闻,刘炳贤踏上了艰辛的寻访之路,他到吉林、北京、福建、广西、广州、江西等地,寻找当年参战官兵及他们的后人,路费就花了两万多元。行程10万多公里,走访知情人士上百人,历时3年,前后改稿10多次,40万字的《血战马迹塘》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14年年底正式出版,让300多名先烈,又鲜活地站到了我们面前。
在写书的过程中,刘炳贤收集了不少资料,有当时的一些照片、战斗中的部分实物、烈士的遗物等。他谋划着建一个馆把这些东西集中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能睹物思人,让红色精神更好地传承下来。为出书的事,刘炳贤已花费不少。现在还要砸钱进去,是个无底洞,家人和朋友都劝他。可他就是这么倔,从退休工资中拿出9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又说服了自家兄弟,把家里几间老屋改造成了马迹塘战史纪念馆。为完成这项工程,刘炳贤前前后后花了20多万元。展馆现有实物展品123件、等级文物15个,展出各种图文资料、照片159幅。从建馆至今,已免费接待党建活动单位600多个,中小学师生5000多人次,社会参观人员30多万人次。
在刘炳贤和当地村干部的多方奔走下,县、镇、村三级联动,特别是在桃江县人武部的牵线搭桥之下,又建立修缮了烈士塔、烈士墓、战斗遗址纪念碑园等基础设施,扩建了停车场,硬化了陈列馆通往伍家仑战斗遗址的道路,使分散的参观点连成一片。馆里人手不够,刘炳贤就兼任讲解员。他不顾年岁已高,一次次带参观者爬上山顶去瞻仰烈士墓,缅怀逝去的英雄。
在刘炳贤等人的不懈努力下,马迹塘战史陈列馆及其相关战斗遗址,已被批准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湖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益阳市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等。2021年8月,刘炳贤被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授予“湖南好人·最美革命文物保护传承者”称号。
他走到哪,把红色故事讲到哪。不但在纪念馆的党建室讲,还应邀到市县有关部门、单位讲。2019年,在桃江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研究会牵头筹资60万元,修缮了烈士纪念园,新建了无名烈士墓;刘炳贤带头捐款筹资6.8万元,修建了伍家仑、黄栗洑等4个战斗遗址纪念碑园。昔日炮火纷飞的战场旧址,游客不断,党旗飘扬,红歌嘹亮。
“我最大的两个心愿,就是能够尽快将老屋后的三座无名烈士与田头的两座无名烈士墓,迁至烈士纪念塔下,告慰英烈英魂……”8月29日下午,刘炳贤道出了压在心底的两个愿望。他希望给几位无名烈士迁坟的同时,更希望年青一代能够了解这段历史,铭记这些英雄,更好的传承英雄精神。“我会一直讲下去,直到自己讲不动的那一天!”
来源:红网
作者:李建锋 陈浩军 李胜财
编辑:刘志雄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m/content/2021/08/29/10091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