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南县浪拔湖镇:党建引领探索村民自治新路径
2021-07-10 11:17:54 字号:

南县浪拔湖镇:党建引领探索村民自治新路径

222.marked.jpg

人居环境整治后的庭院。

红网时刻 通讯员 刘青 益阳报道

近年来,南县浪拔湖镇红星村大胆探索村民自治路径,积极推行法治、德治、自治 “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新模式,有效构建“德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自治为目的”的治理体系,逐步迈进乡村善治。

抓党建,夯实组织基础

“村干部党员都积极搞,我们光看着也不好意思,就自然而然动起来了”,7月9日,红星村15组村民吕秋林被村里评为最清洁户。吕秋林表示,庭院评比工作刺激了我们老百姓的荣誉心,每天早上他都会坚持将房前屋后整理得井井有条。为更好地推进村里的各项工作开展,红星村结合党支部自身实际,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模式。

“每月必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活动开展当天,全体党员齐聚村部会议室,村里的大事小事都放到台面上一起讨论,大家共同决策”。该村村务主动公开、民主议事模式极力激发了村民参与自治的积极性和可持续性。“被支部书记接到村部做事情决策,让我非常感动,看到村里近些年的变化,我非常骄傲非常开心......”73岁的老党员李嗲非常激动地介绍到,红星村村支两委以及党员们积极作为,让原来老旧的村子变成水清岸绿,有产业、有收入的乡村花园,还让老党员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建村规,厘清自治责权

“要想自治工作搞得好,制度建设少不了”,这句“顺口溜”成为了红星村村支两委的共识。红星村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将村规民约待审稿进行讨论修改,最终形成符合村情实际的村规,并在村民代表会上通过,从源头上给村民自治工作启示作用,在群众中形成了良好的舆论导向作用。

“我们村根据人居环境整治、平安创建、乡风文明治理三个方面划归村民规则,并且每个村民小组明确了相应的督导负责人。”村支书朱艳平介绍道,立了规章制度,设了管理员,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现在,群众逐步接受这种治理模式,很多工作范畴都实现了“要我搞”到“自己搞”的根本转变。

网格化,平安守护不缺位

“前天的吵闹事件,组里的网格员上门做了调解,群众双方都很满意协调结果......”,村支书朱艳平表示,为有效化解全村社会矛盾纠纷,打造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平安村,红星村将全村划分为29个网格,每个网格设立1个网格员,网格员多由贤达老党员担任,同村组党员同志熟悉村情概况,很容易搞清楚问题症结,加上这些人人缘好,让群众的一般问题矛盾更快更好地得到解决,形成了问题纠纷“一线工作法”模式,在合理发挥党员贤达作用的同时,也动员了群众积极参与自治、德治工作当中来。

目前,红星村在打造“矛盾不上交”平安村的自治模式上初显成效,今年截至7月,该村网格员调解矛盾共16起,劝导超标办酒3起。红星村的“枫桥经验”为该镇平安创建工作做出了典范,该镇表示今后会在全镇范围内大力推广红星村经验,将打造“平安幸福”浪拔,逐步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来源:红网

作者:刘青

编辑:岳敬然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