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瑞生娃子——致曹昆隆
作者│黎阳
诵读者│罗湘莲
益阳有很多闪亮的星辰
走多远,光辉还是留在乡音里
牧牛童的脚步紧跟着
生命的延长线
线的一段是镰刀和斧头升起的黎明
是瑞生娃子追逐的理想国
投奔光明
他的心里有着坚定的信念
洪湖的水呀,一浪一浪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军需是人民队伍的命
后勤供给是瑞生娃子
肩负起沉重的担子
二万五千里的每一步
都是粮草的长征
70余头骡子爬雪山、过草地
拉辎重、驮运伤病员
瑞生娃子撑起
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信念在一步步升腾
离日军据点仅两里远的地方
瑞生娃子往返采购部队必需品
抓住薄弱环节,率队保护牲口和行李
突出重围,赶上部队
只有忠诚,才能唤醒人民的眼睛
只有热爱,才把中国大地解冻
清风两袖的瑞生娃子
保持优良传统
勤奋工作,正直为官
不居功自傲,不以权谋私
是一面品德高尚的旗帜
从益阳到西安也是长征
闪耀在秦岭的身影
也闪耀在益阳人的血脉之中
曹昆隆(1902—1984)
原名瑞生,南县逢吉垸仁和村(今游港乡东湖村)人。
1926年冬,曹昆隆参加当地的农民协会,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参加中共南华安特委领导的年关暴动,失败后潜往常德、安乡等地,与党组织失去联系。
1930年6月,段德昌率红六军攻克南县,曹昆隆闻讯后即从安乡回县投奔红军,多次参加开辟和保卫苏区的战斗,于1931年8月重新入党。次年10月,洪湖失守,他随军转移到湘鄂边区。1934年10月,曹昆隆任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没收征发委员会主任。
1935年1月,曹昆隆任红二军团五师供给部部长,11月随红军主力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部队进入贵州境内后,购得70余头骡子拉军需,至金沙江时,主力部队和供给部已渡江北上,骡子却困于大江南岸。敌追兵将至,他和几名运输员,两昼夜就把骡子全部抢渡过江。这些骡子后来成为爬雪山、过草地、拉辎重、驮运伤病员的重要载运工具。
1936年冬,曹昆隆任红三十二军没收征发委员会主任,肩负三十二军和三十三军的后勤供给任务。
抗日战争时期,曹昆隆曾任八路军一二○师供给军需科科员、粮店主任、粮秣员,山西岚县抗日动员委员会分配部部长,晋绥军区一分区供给处处长等职。1941年,日本侵略军到处残酷“扫荡”,他随部队转战于山西交城、汶水、汾阳、太原等地,除了组织开展生产自给外,还冒着生命危险,往返于敌占区采购部队必需品,使部队万余人的生活供给逐步得到改善。
解放战争时期,曹昆隆先后任西北野战军三纵队五旅供给部部长和三军九师供给部部长。
1950年,曹昆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后勤部副部长,1952年,三军军政部改编为空军第十一航校,他受命为改编总负责人,后改任该校后勤主任,1953年他调任空军后勤部车管部部长。
1955年4月,曹昆隆转业到地方工作,历任国务院出国工人管理局财务处长、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陕西省政府视察专员和陕西省第四届政协委员等职。1982年离休后,他虽是耄耋之年,却仍抱病到全省各地调查研究,向省政府反映情况,为振兴陕西献计献策。
(黎阳:原名王利平,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星星》诗刊编辑)
来源:益阳市政协
编辑:岳敬然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m/content/2021/06/29/9605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