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工作队的陈剑文和刘道良正在填写《巡逻防守交接班登记卡》及《查险找险记录簿》。
红网时刻益阳7月24日讯(通讯员 梁倩)7月24日,一名佩戴党徽的中年男子急匆匆赶至南县明山头镇耕余堂村中队的防汛值班帐篷中。他一边擦去额头的汗珠,一边跟等着交接班的防汛队员解释道:“贫困户有二十亩早稻赶着收,我去搭了把手,真不好意思,来迟了。”他就是南县县委党校驻明山头镇耕余堂村工作队队长刘道良,这些天来他的生活几乎全部由参与防汛抗洪和组织贫困户生产自救构成。
自防汛工作开展以来,南县县委党校驻村的刘道良、杨子江、伍先红三位老师与党校副校长陈剑文一起,日夜坚守在一线。不论暴雨还是烈日,值班值守、清基扫障、巡逻查险、拉网式排查,他们都冲锋在前、从未缺席。除此之外,他们还全力为其他防汛队员提供后勤保障,守堤帐篷内的矿泉水、方便面、八宝粥、王老吉和西瓜他们都一一备好。目前,在党校老师们的带领下,有6名贫困户自愿加入防汛队伍,共同守护后方群众的安全。
7月23日下午,刘道良联系了阳光微助公益联盟联合南县内美发行业的爱心美发人来到一线大堤,为日夜坚守在防汛值守一线的广大干群义务理发,短短一个下午的时间为该镇数百名防汛队员解决了“头”等大事。
“党校的老师们在,我们贫困户心里就有了底!今年种了20多亩的水稻,汛情这么严重,是他们带着我抢收、抢种,还联系了供销社收购我的稻谷,帮我挽救了损失,保住了收成。现在防汛大堤上有他们守着,我们也感到安心。”南县明山头镇耕余堂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刘建中说道。
“坚持以群众为主体,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用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是我们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首要原则。”刘道良介绍道。该村脱贫致富的典型人物徐铁军就是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扶持下成立了湖南耕余堂林业专业合作社,驻村的老师们还带着徐铁军到外地学习合作社运营管理、苗木种植技术,教会徐铁军通过互联网销售苗木。目前,合作社苗木种植面积达800多亩,2019年产值达500多万元,成功带动周边10余户贫困户顺利脱贫。
“耕余堂村的劳力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开始了守堤护堤战斗。他们很土气,很朴实,是地道的‘乡里人’,但他们冲在守护家园的第一线。夜幕降临,河水,大堤,灯光,一片宁静祥和。”南县县委党校副校长陈剑文在《防汛日志》中写道。他说,这是他们坚守在耕余堂防汛中队的第20个日夜,他们还将继续坚持,直到洪水退却。
来源:红网
作者:梁倩
编辑:刘志雄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m/content/2020/07/24/7782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