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整洁的美丽乡村。
整治后的小桥溪流。
红网时刻 通讯员 刘育东 龙小林 刘伟明 益阳报道
整洁的乡间村道、潺潺的小溪流水、精美的农家小院,走在益阳市桃江县的乡村小道上,清新、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令人倍感舒心。
近年来,桃江县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旧貌换新颜,村庄成为了宜居宜游的美丽风景。
统一思想,绘好“同心圆”
“县里组织支部书记学习班到油溪桥村进行了学习,我深有感触,便马上带领我村党员干部也去参观学习,统一了思想自然改变得快。”4月17日,桃江县牛田镇各村社区的村支书、人居环境专干齐聚清塘村,观摩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学习先进,对标整治,清塘村支书张乃武详细介绍成功经验。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仗。桃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任双组长,相关分管县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县直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组建专门协调推进办公室,先后出台《“清洁村庄、亮丽桃江”村庄清洁行动》《桃江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高位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先后组织乡镇党委书记、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外出学习先进经验,召开“千人大会”进行全面动员部署,覆盖村(社区)、环卫工人、环保志愿者等,最大程度统一了县、乡、村三级干群思想。
创新思路,找准“突破口”
“如今村头巷尾的垃圾分类投放、及时清理,没了以前的异味和脏乱,家家户户门边上摆放的一蓝一绿两个小方桶,也是乡村的一抹亮色呢。”望着干净的村庄,桃江县千秋村的老支书肖嗲感叹,“环境变好,走在路上,心情也跟着好起来了。”
近年来,桃江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作为先手棋和突破口,拆除县域内所有临时垃圾收集池,为农户免费配备可回收、不可回收两个垃圾桶,并合理设置易腐垃圾沤制池,按“农户初级分类、村级保洁员二次分类、镇级分拣中心精细分类、县级分拣中心回收处理”进行四级分类减量,创造性提出“池退桶进”“四级分拣”、专职保洁等举措,解决“垃圾去哪儿”的问题,形成了农村生活垃圾长效常态管理的“桃江办法”。
目前,全县共配备分类“两桶”34.9万余个,勾臂式垃圾箱1129个,建设标准化镇级再生资源分拣中心16个,县级低价值废旧物资回收中心1个,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基本建成。
强化措施,奏响“大合唱”
基固庙村位于桃江县武潭镇。近日,该村村干部、驻村干部组织全村各片党员、组长、妇女小组长召开人居环境整治屋场会,通报表扬各片区“最美庭院”示范户,人们围在一起评先进,得奖的家庭格外自豪,其他群众纷纷表示也要对标打造“最美庭院”。党员带头,比学赶超,自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基固庙村卫生环境日渐好转。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民参与是前提。桃江县建立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通过网格治理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引导广大群众投身人居环境整治,尤其是发挥农村老年人、妇女等群体的积极性,以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和村容村貌、乡风文明、面源污染治理三大提升为主阵地,协同开展六大行动,实行县对镇、镇对村、村对组、组对户的“四级评比”制度,宣传典型,曝光后进,群众参与度、认可度、满意度显著提升。
来源:红网
作者:刘育东 龙小林 刘伟明
编辑:刘丽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m/content/2020/04/23/7094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