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大楼。
3月12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新闻通气会,向媒体发布“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有关工作。
“云间树色千花满,竹里泉声百道飞。自有神仙鸣凤曲,并将歌舞报恩晖。”唐代诗人沈佺期这首赞美春天的诗句,放到现在,恰是我们推动疫情防控阻击战向胜利前进的美好心情的描述。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每个人都是战士,只不过有的人在冲锋陷阵,有的在默默奉献。市场监管局这支战斗队伍属于后者。“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龚悟云。
记者:龚局长您好!在举国上下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一直在强调“抓好市场供应、保障群众日常生活和基本民生需求”,那么我市市场监管部门怎么来维护群众和消费者利益的呢?
龚悟云: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把疫情作为命令,把防控作为责任,以市场为战场,迅速出击。年前腊月二十八召开疫情防控工作动员部署会,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成督导组第一时间分赴各县(区、市)督导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进入疫情防控“战时”状态。
疫情防控期间,以“保价格、保供应、保质量”为抓手,全力保障市场秩序安定有序,守护群众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一是强化市场监管保价格。我们迅即组建市场价格监督执法队伍,取消春节休假,持续对全市医疗器械、药品、消毒用品及粮油肉蛋等民生必需品经营企业开展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坐地起价、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通过召开告诫会、约谈会等方式,发放疫情防控提醒告诫书,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保证价格稳定;开通12315指挥中心24小时应急接诉通道,第一时间回应群众关切。这期间,查处了一批价格违法违规案件,对12件典型案件进行曝光,严厉震慑不法行为,用心守护好消费者的“钱袋子”。二是强化应急调度保供应。疫情当前,应急物资的供应是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年初二以来,我们先后4次组织市内大型超市和药品、医疗器械重要民生必需品经营单位会商,要求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物资的采购储备和保供稳价工作;开通应急审批通道,指导帮扶纳爱斯益阳有限公司、湖南省宇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快速生产疫情防控急需物资,缓解群众的恐慌情绪,用心守护消费者的“米袋子”“菜篮子”,守护消费者和百姓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三是强化安全监管保质量。全面开展野生动物、活禽交易市场环境整治,关闭活禽市场,禁止野生动物交易,1月27日,大年初三,全市140个活禽市场、797个农产品市场、农村集市和城镇集贸市场的活禽交易区和现场宰杀点全部关闭到位,有效阻断疫情传染源。加强餐饮环节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对集体聚餐场所实行临时性关停措施,规劝相关方主动取消各类集体聚餐等宴席活动,及时阻断疫情传播途径。扎实开展疫情防护物资和民生必需品打假治劣行动,坚决守住食品药品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守护消费者生命安全健康;组织精干力量24小时待命,及时查验红十字会受赠医疗物资,确保受赠物资的质量安全,保证战斗在防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使用到质量合格的捐赠防护物资。截至目前,全市市场监管部部门检查商场、超市、集贸市场、药店达7万余户次,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57件,罚没款49万元,累计查扣涉案物品货值91万元,查验一次性口罩、防护服、手术衣等防护用品37.6万余件(只)。
此外,我们与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等5个部门组成市场供应联防联控工作组,积极协作,共同抗疫。和商务、农业农村等部门共同出台民生必需品保供方案和措施,建立重点商品企业联系机制。与商务局还协同开展价格执法检查,打击价格违法违规行为;自2月15日起,联合市医保局对零售药店在疫情防控期间暂停销售退烧、咳嗽类药品情况进行督查,进一步加强对发热、咳嗽病人的管理,落实疫情防控要求。
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市场监管部门的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目前,我市防疫物资和民生物资供应充足,价格平稳,但疫情防控还未取得最终胜利,我们将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守护好消费者权益,维护好市场经营秩序。
记者:2019年,我市市场监管局、市消费者委员会为维护消费者利益、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做了大量工作,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龚悟云:2019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及消费维权成员单位、消委组织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加大市场监管工作力度,不断改善消费环境,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严守安全底线,着力打造放心消费环境。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持续开展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特种设备以及与学生校服、建材装饰、家用电器、成品油等重要消费品的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切实维护市场安全、消费安全、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二是加强市场监管执法,全力营造舒心消费环境。组织开展打击传销、侵权假冒、虚假违法广告、保护知识产权、整治无照经营等专项执法行动,有效维护市场秩序,让市民放心消费。三是加大消费维权力度,努力构造贴心消费环境。去年,我们机构改革到位后,及时完善建立了由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15家成员单位组成的益阳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相继出台了25个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措施,完善维权体系,进一步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特别是去年我市市场监管投诉举报热线全面实现“五线整合、一号对外”,正式将原工商12315、质监12365、食药监12331、物价12358、知识产权12330五条投诉举报热线整合为12315热线,以12315一个号码对外提供投诉举报服务,加大投诉举报处理力度,让市民消费更舒心。
记者: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对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目前,我市大批企业响应政府号召,有序复工复产复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但疫情防控仍未结束,在这一关键时期乃至今后,市场监管部门在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活力、提振消费者信心上有些什么举措?
龚悟云:企业复工遇疫情,是考验也是机遇,作为市场主体监管部门,我们需要和企业一起共同面对挑战,帮助企业走出困境,转危为机。目前,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帮扶企业,调动个体智慧,激发市场动力,重振消费市场。一是通过强化监管帮助企业有序复工复产。自2月12日开始,我们组建驻企联络员队伍进驻企业,开展“一对一”复工复产防疫工作指导,指导企业落实防疫措施,把好食品、防疫药品、特种设备安全关,强监管、保安全、促生产、保供应,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持续加强价格监管和打假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哄抬价格、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引导企业诚信守法生产经营。二是通过优化服务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我们发挥职能作用,快速出台《益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十条措施》,通过便捷登记注册、开通许可绿色通道、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开展农资市场指导、减免计量器具检定校准收费、快捷检验检测等十条服务举措,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全力保障春耕生产。目前,我市917家规模商贸企业,160多家粮食加工企业和2772家餐饮单位已复工复产。三是通过积极引导激发企业新活力。我市原本没有口罩生产企业,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和供不应求的口罩需求量,从大年初一开始,我们就开始联系企业,引导转变思维,实施技术改造,转型扩能,有效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投身疫情防控,帮助解决工人就业、收入等实际问题。目前,我市已有多家口罩生产企业,其中某家公司已取得《湖南省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应急备案凭证》。此外,我们重点关注灵活就业形态的发展,特别是线上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线上线下融合,活力消费市场。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共新增36户线上商户。
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全面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提振消费信心,助推经济发展。一是凝聚社会共识,形成维权合力。发挥消委会社会组织平台作用,汇聚各方面消费维权力量,促进建立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广大消费者、企业主体共同参与的消费维权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二是创新维权机制,全面履行职责。探索建立消费环境测评体系,健全缺陷产品召回、质量终身负责和服务质量保障制度;畅通12315热线,用好12315平台,形成接收、处理投诉举报的完整体系,为消费者提供统一便捷、及时高效的服务。三是聚焦消费难题,提升监督效能。发挥我局综合行政执法优势,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执法力度,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高度关切的假冒伪劣、消费欺诈、侵犯个人信息、预付卡跑路等消费痛点堵点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抓好集贸市场衡器、加油机、水电气表等民生领域计量监管,维护消费者权益,打造一支捍卫民生的市场监管铁军。四是开展消费引导,倡导理性消费。发挥消委组织作用,综合运用警示、点评、约谈、公开披露等维权手段,增强消费者防范欺诈能力,及时化解消费风险,凝聚社会各界共识,形成消费维权领域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消费维权新局面,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大益阳客户端
作者:孙殉华 黄琳 汪盛
编辑:刘丽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m/content/2020/03/16/6864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