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县气象局局长潘湛正(左二)与工作人员展开气象监测。
桃江县气象局工作人员正在对气象站点进行检测维护。
红网时刻 通讯员 李胜财 刘育东 王 恺 益阳报道
夜观星象,断风识雨,曾经只存在于古老的神话故事;而现在,却能精准预测未来数日的阴晴雨雪。面对雷电、冰雹、干旱,甚至可以通过消雹减灾、防雷增雨等手段,让气象灾害纷纷让路。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他们科学联动,为防控疫情遮风挡雨;他们科学预报,为春耕农时保驾护航;他们科学预测,为备汛防汛瞭望放哨。他们随时准备冒着风、雨、雷、电进行观测,他们就是桃江县气象局的一群风雨无阻的“气象人”。
科学联动,为防控疫情遮风挡雨
“14日至15日,全县将迎来一次雨雪、大风寒潮天气过程,最高气温降幅14℃左右。”2月13日上午11时,正在坐镇值守的桃江县气象局局长潘湛,根据当时天气形势判断马上会有一次强降雨、大风天气过程,随后立即将气象专题报告精准发布至全县各疫情防控小组每一位成员。
收到预警信号后,忙碌在疫情一线的应急、医疗、交通、城市管理等部门迅速采取防范措施。临时检疫点帐篷加固;疫情期间的医疗垃圾提前处理;城管部门紧急排查高楼广告牌隐患;扶贫部门发出信息,提醒贫困户注意防寒保暖;交通运输部门迅速开展雨雪、山区冰冻和道路结冰防御工作。14日13时起,暴雨如期而至,在两个小时内,暴雨、雷电、大风席卷了大半个桃江。因为处置及时,未收到任何人员伤亡报告。
开春以来,桃江气象局根据疫情防控风险等级,找准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的服务需求,针对春季寒潮、大风、雨雪、雷电等灾害性天气,做好天气监测预报,及时报告各类天气对疫情防控可能产生的影响。通过精准对接疫情防控气象服务需求为切入点,强化上下互动、左右联防,加大与卫生健康部门的联系,发挥气象部门的体制优势。先后跟踪向各疫情防控成员部门开展叫应服务10余次、制作决策气象服务材料10期、发布《重大气象信息专报》1期、《春运气象服务》3期、《滚动天气预报》4期。
科学预报,为春耕农时保驾护航
“过了惊蛰,双季早稻必须播种,趁着这两天的晴好天气,必须开足马力干……”3月9日上午,在高桥镇千秋村种粮大户孙永根据桃江县气象局提供的《气象服务周报》,精准掌握到本周将有两天的晴好天气,他赶紧招呼妻子准备抢抓播种。
孙永是个贫困户,近两年承包了村上200多亩稻田,带领多名贫困户一同脱贫。春耕播种节点,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年粮食的收成,桃江县气象部门准确的气象数据对孙永精准掌控播种时间起了至关重要作用。
“春光四溢气温升,正是杀菌好时节……”2月上旬,牛田镇三塘湾村的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标兵文湘桃收到县气象局免费发送的短信息,立即组织基地农户对2000多亩农田实施除菌。他高兴地对笔者说:“有了气象服务,搞农业生产就有了‘千里眼’。”
牛田是全县粮食主产乡镇,桃江县气象局建立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气象为农服务信息网络,根据当地主要农作物生长特性,在关键农事季节和喷药、施肥、收割、晾晒等重大农事活动期,免费向农村种养大户及时发布天气预报、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等信息。
连日来,桃江气象人闻“春”而动,专门制作了春耕春播专题服务气象产品,利用一体化平台、96121电话、手机短信平台,发挥乡镇农业交流微信群的作用,将气象服务信息传递到农民手中。与此同时,组织气象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通直通式服务。针对4月中下旬,可能出现的“倒春寒”天气,加强与农业、水利等部门的合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冬春农田水利建设等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预报预警服务。
科学预测,为备汛防汛瞭望放哨
进入4月,正是桃江传统意义上的汛期。气象探测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对防汛决策起着重要作用,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刻不容缓。2月中旬以来,桃江气象人克服防疫期间交通不便等困难,提前进行汛前维护标校,全县24个自动气象站遍布在15个乡镇,疫情防控期间部分乡道实行交通管制,气象局立即与县防疫指挥部取得联系,办理相关通行手续,第一时间赶赴乡镇进行维护,确保数据采集传输精准运行。
作为“哨兵”和“发令枪”角色的部门,气象局是全县防汛调度的基础,气象局的天气预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县防汛应急的决策。因此,桃江县气象局采取24小时轮岗,确保每个岗位不缺人,全力保障气象数据的采集精准。他们打破常规,早部署、早准备、早检查、早落实,提前谋划、统筹抓好汛期气象服务各项准备工作,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实际,开展自查自纠,确保组织到位、制度到位、装备到位、技术到位、应急到位。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逐一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限时完成问题整改,确保检查不留死角、整改不留隐患。
进入3月以来,通过电话和短信的方式,实时汇报各类天气过程的变化和雨情,并在微信防指成员单位群、农口系统群、应急管理群、地质灾害防御群里,进行天气形势和雨情通报。
来源:红网
作者:李胜财 刘育东 王 恺
编辑:钟浩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m/content/2020/03/10/6850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