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疙瘩”在田间往返“奔跑”。
红网时刻益阳3月10日讯(通讯员 杨勇 黄海霞)几台“铁疙瘩”在田间往返“奔跑”,远处几名农户娴熟地施肥。3月10日,益阳市赫山区衡龙桥镇樟树咀村的农地上,看到的是一幅忙碌的春耕景象。在搁置了一个冬天之后,各类农机在春耕生产中大显身手,成为田野里的主力军。
再良合作社拥有各类大型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10余台,承包水稻570余亩,种植蔬菜300余亩,全年粮食产量约80万余斤,年收入约100万元左右。合作社负责人表示,“铁疙瘩”一天便可耕种50亩土地,村里大部分农田都由他们承包耕作,合作社的插秧机、收割机更是“农中好手”,远近闻名,这几年邻村雇主越来越多。为了提高粮食产量,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合作社今年准备购置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洒作业,节约又环保,高效又便捷。
疫情发生以来,衡龙桥镇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复产,坚持”早谋划、早部署”,主动联系农业农村局,对农机司机进行了线上培训,并督促所有农户提前对农机进行了维修保养。全镇目前共有68家农业农机合作社,拥有各类大小农机2350余台,目前已耕种土地3500余亩。
来源:红网
作者:杨勇 黄海霞
编辑:岳敬然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m/content/2020/03/10/6848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