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江南最美小巷——明清古巷。
古巷长且狭窄,由麻石铺设而成。
冬日光影映在青墙之上。
磨出光亮的麻石,见证了历史。
设计独特的“拱券撑墙”。
麻石上的刻字。
麻石上的刻字。
青墙的斑驳,是岁月的见证。
现存的魏公庙。
旧时建筑上的青藤已枯萎。
阳光从老建筑房顶映照下来。
浓缩着老益阳历史的老建筑。
浓缩着老益阳历史的老建筑。
墙缝间长上了绿植。
红网时刻益阳12月16日讯(记者 刘慧婷 钟浩 通讯员 袁鹤立)尽览岁月,见证益阳的繁华与变迁;历经沧桑,纵横码头文化与过往。位于益阳市资阳区的明清古巷,青墙的斑驳与冬日的光影在无声诉说,那些沉淀的历史时光。
益阳历史悠久,自秦朝置县,名字未见更改,资阳的大码头文化更是“银益阳”的见证。明清古巷被誉为“中国江南最美小巷”,坐落资江北岸石码头一带,曾是益阳最繁华的地段。明清古巷共有三条,分别为魏公庙巷、玉陵坡巷、灯笼巷,统一保留着原始的明清建筑风格。这三条古巷承载着历史传说,有魏公的热血传奇,有乾隆与江南少女在玉陵坡的相遇,有当时寻常百姓家的富庶幸福。
三条巷子长且狭窄,由麻石铺设而成,长约85米,巷宽1.8米,两边墙面也较高。为了防止墙面倾斜倒塌,古人在两面墙之间搭建了拱券作为支撑,即“拱券撑墙”。专家认为,明清古巷为全国独有的保存较完整“拱券撑墙”风格古建筑,长江以南绝无仅有,是了解研究明清时期的建筑技术、设计理念、民情风俗和益阳城市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明清古巷在湖南独领风骚,长江以南绝无仅有,它被文艺家、摄影家、画家等称为中国江南小巷的绝版、江南最美小巷。
影影绰绰间,仿若回到了当初吆喝声与笑闹声交织的热闹场景,水运发达的益阳城里,乡绅巨贾来来往往,将街上的麻石摩擦得光亮。穿梭时光隧道,如今,墙上青藤枯萎,麻石街上游人渐稀,水运码头的繁华不复,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明清古巷也需要受到关注和保护。2019年7月31日,明清古巷修复工作正式动工,这张浓缩着老益阳历史的文化名片正式展开修复工作,届时将以全新面貌面世。
来源:红网
作者:刘慧婷 钟浩 袁鹤立
编辑:刘慧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m/content/2019/12/16/6379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