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或者门诊工作中,很多朋友经常咨询我这些问题:孩子体质弱经常感冒怎么办?孩子吃饭不好体重轻怎么办?孩子晚上睡不好经常出汗怎么办?......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孩子脾胃的问题。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调和对人体健康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尤其对于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来说更加重要。通过调理脾胃可以改善宝宝后天成长,所以要想让孩子身强体壮,调理脾胃是关键!
孩子脾胃不调的症状
1.食欲不振、挑食、偏食甚至厌食,日久就会表现消瘦,体重不增甚至下降,身高增长缓慢。
2.大便不调,表现为大便稀溏或者便秘、排便困难等。
3.面色发黄或者暗黑,或面部花斑;头发变细变黄,容易脱落;皮肤干燥,容易脱屑。
4.夜卧不宁,磨牙,或者口臭。
引起孩子脾胃不调的因素
1. 饮食因素:反复进食冰水、冰棒、冰西瓜、龙虾、螃蟹等寒凉的食物容易导致脾胃虚寒;长期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或者烧烤、膨化食品容易出现胃热。
2. 药物因素:反复长期服用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或者中成药。
3. 情绪因素:进食时挨骂或者挨打容易导致肝郁脾虚。
孩子出现脾胃不调该怎么办?
1.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脾胃不好多与饮食有关,因此,应避免大量摄入冰激凌、冷饮、碳酸饮料等;平时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油炸、膨化类等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温水;保持大便通畅;注意腹部保暖。
2. 首推中药治疗:辨证施治,对症下药,根据患者脾胃的虚弱程度及是否夹湿、积食、受凉、肝郁等情况,选用相应功效的中药治疗。经常选用的方剂有参苓白术散、保和丸、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异功散、沙参麦冬汤、健脾丸、肥儿丸等。
3. 推拿和穴位按摩
常用的推拿方法
捏脊:先用双手拇指及食指夹起尾椎两旁的皮下组织,食指及中指在前导引,拇指下压并往前推,一松一紧,由腰部开始往肩颈部有规律地捏,到颈部时算作一次完成,每晚由下而上捏十遍。
常用的穴位
足三里:小腿外侧,犊鼻下三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
脾腧:脾腧定位是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典型病例分享
患儿,8岁,学生
初诊(2018-10-20):食欲下降,每餐进食量不多,进食前有恶心感,形体消瘦,经常手心出汗,面色苍白,大便不成形,小便正常,舌红苔白偏腻。中医辨证为脾虚湿滞,予以六君子汤加减:党参5克、太子参5克、茯苓5克、炒白术5克、陈皮3克、葛根10克、薏苡仁10克、山药5克、炒鸡内金5克、焦神曲5克、焦麦芽5克、甘草3克。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服。嘱清淡规律饮食,禁冷饮,适当运动。
二诊(2018-10-27):患儿手心出汗基本消失,进食量增多,进食前无恶心感,大便成形,小便正常,舌红苔薄黄,继续予以中药健脾开胃,处方:党参5克、太子参5克、茯苓5克、炒白术5克、陈皮3克、葛根10克、炒鸡内金5克、焦神曲5克、焦麦芽5克、甘草3克。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服。
三诊(2018-11-03):患儿进食正常,进食前无恶心感,手心出汗消失,二便正常。嘱清淡规律饮食,避免进食冷饮和膨化食品,每日捏脊十次。
温馨提示:
如果您和您的家人需要中医中药治疗,请至益阳市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就诊。
文字/陈艳
来源:益阳市中心医院
作者:陈艳
编辑:刘慧婷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m/content/2019/07/26/5771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