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是观察中国的一个最佳窗口,代表团开放日则为外界提供了打量和审视一个地区整体状况的契机,同时也是各地区展示自我形象的重要平台。
7日下午,湖南代表团在驻地举行全体会议,并向中外媒体开放,回答记者提问。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开放日有何特点?记者最关心哪些话题?代表们又是如何作答的?
八百君梳理了一组湖南团2017年以来的开放日关键词,以期从中读懂愈加自信开放、务实奋进的新湖南。
【关键词:开放】
湖南受关注度越来越高
代表团开放日,参会媒体及记者数量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地方的受关注程度。
今年湖南团开放日,吸引了92家媒体136位记者参加,其中港澳台媒体10家,15名记者,外媒31家40名记者。而2017年开放日,媒体数量是53家,参与记者96人。
来自不同国别、讲着不同语言的记者,聚焦湖南团,满满“国际范”。
由此可见湖南的吸引力正在增强,姿态也表现得越来越开放。
实际上,这种“国际范”不仅体现在参会媒体及记者数量上,更体现在提问媒体及话题上。
比如今年的开放日上,来自非洲马里独立者报的记者,敏锐捕捉到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落户湖南的消息,提了湘非经贸合作的问题。
2017年和2018年,意大利24小时太阳报和中阿卫视两家媒体,不约而同,都将关注点集中到“一带一路”上。
除了外媒的高关注度,几大央媒也悉数参加,并精心准备了问题。就在此次两会召开前的一周时间里,央媒对湖南就有过一轮高密度关注报道,2月22日到27日,6家中央级媒体,6天时间,6篇(条)重磅报道,湖南接连“霸屏”央媒,引发外界高度关注。
【关键词:自信】
把精彩故事分享给世界
除了参与媒体及记者数量,八百君还发现了一个小小变化。2017年和2018年,获得提问机会的媒体均为7家,今年,这一数字增加到9家。
可不要小看这个变化。要知道,每年的两会媒体大战用“惨烈”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有的记者参加两会报道多年,也未必能抢到一次提问机会。有限的时间里,留给媒体提问的次数越多,就意味着记者多了一分被“点名”的可能。
这从侧面反映出,湖南正在以更加自信的姿态,乐于将自己的精彩故事,让外界倾听,与外界分享;另一方面也说明,外界正在越来越多地深度关注湖南,渴望了解湖南。
有幸被抽到的提问媒体,可谓是来自“五湖四海”,既有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中央主流媒体,也有凤凰卫视、香港商报等香港媒体,更有中阿卫视、意大利24小时太阳报、马里独立者报等外媒。
央媒自然是“提问大户”。比如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三大央媒近三年均被“点名”,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新社也分别获得提问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凤凰卫视成了开放日上最大的“赢家”,连续三年获得提问机会。
【关键词:务实】
围绕热点难点,直面问题作答
“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2016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三个着力”的重要指示。
八百君发现,近三年的代表团开放日,“三个着力”成为媒体提问和代表们讨论的高频词。
例如今年首个提问的媒体央视,提出的问题就是如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则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别就湖南农业问题和高质量发展提问。
新华社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两年聚焦湖南的脱贫攻坚。今年中国日报的记者重点关注了湖南在脱贫攻坚中取得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近年来,洞庭湖生态保护与治理成效显著,2018年成为央视关注的问题,今年香港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再次问及。
此外,像党建、创新型省份建设、芙蓉人才计划等也成为记者提问的热词。
八百君看到,在近三年来湖南团开放日上,一方面,记者围绕热点话题,提问专业直率;另一方面,代表直面问题,没有避重就轻,而是摆事实,列数据,讲故事,将湖南做了什么,将来还将做什么,哪些地方做得不够,讲得坦诚明白。
这种正视问题和矛盾的做法,其实正展现着湖南的从容、自信和求真务实的作风。这源于湖南近年来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力量。媒体关注的,提问的,都是人民期盼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正是湖南脚踏实地为之不懈奋斗的。
开放日短短时间内,湖南改革发展的精彩和未来,不可能得到全面呈现和反映,但在坦诚务实的一问一答中,一个越来越开放、包容、自信、奋进的湖南形象,已经令外界刮目相看。这,也许是媒体开放日湖南收到的最大的“礼包”。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张金东
来源:红网
编辑:刘慧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m/content/2019/03/08/5203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