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山区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数学教研员侯立勋。
红网益阳5月25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单仕平 实习记者 郭艳玲)离高考只有短短10天时间了,倒计时的钟声滴滴答答,莘莘学子正在全力备考,以进行人生最关键的冲刺。高考前,数学应该注意哪些关键因素?5月25日,记者采访了赫山区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数学教研员侯立勋。
侯立勋说,目前,高考是部分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唯一途径,是国家培养储备人才的重要方式;但高考升学率不能成为评价一所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学校应以培养全体学生凝成社会后备力量为大局,因材施教,因材施学,因材施考,因材施评。
作为老师,要理解每一位家长希望自己的小孩考上理想大学,出类拔萃的心情,但又要从孩子的学习情况出发,因势利导,不能盲目施压,不要盲目攀高,避免指令性设标。告诉学生们要以谦和的心态面对,才是上进之道。
侯立勋认为,数学是培养学生观察力、思维灵活性与严谨性的学科,高考数学着眼于教材知识的发散性处理方式,着眼于面临信息的快速加工与决断能力,考生应在平时形成对数学的概念、定理的二态反应标识,许多老师对数与形的关联渗透没有达到系统化的高度,造成备考无序,许多学生以单一的方式去死记硬背数学信息,必然思维受阻。
积累、筛选、整理解题经验至关重要,取百家之长,拥百题之灵,必达方园。数学老师应为学生提炼好通常的思维原则,也就是考纲中提到的“通性提法”,只有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去思考,才能让学生实现怎样去思考。
来源:红网益阳站
作者:单仕平 郭艳玲
编辑:王乐丰
本文为益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content/87/2017/0525/33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