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上白大褂,昌国辉便开始查看患儿病例。
昌国辉为患儿检查身体。
通讯员 单奕弈 益阳报道
“昌医生,帮我看看,我孩子咳嗽好几天了。”“昌医生,结果出来了,你看看要开什么药啊。”“昌医生,这孩子黄疸一直不退,这可怎么办啊?”5月31日上午,昌国辉刚坐在办公室,短短10分钟就接诊了3个患儿,电话也是一直响不停。
“金眼科,银外科,马马虎虎妇产科,千万别干小儿科。”在医生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调侃的话,却道出了儿科医生的艰辛。但当康雅医院儿科副主任昌国辉说起这话时,却只是笑着摇了摇头:“哪有这么夸张,我都习惯了”。
他已在儿科一线坚守了16年。春夏交替,气温不定,到医院就诊的病人也日趋增加。尤其是儿科门诊里络绎不绝的就诊儿童,让医生们忙得不可开交。走进儿科病房,孩子的哭闹声、家长焦急的询问声不时传来。
昌国辉每天会提前到病房,细细查看每个患儿,询问值班医生关于患儿的状况。偶尔休息一下坐到办公室,家长们带着孩子不停的找了过来。
“说实话,当儿科医生很累。我从医16年,晚上也经常有患儿家长打电话或者微信咨询的,从早起开始看病,忙得一口水都顾不上喝。常常这边快下班了,门口还有一大堆病人。”昌国辉说,这是很多儿科医生工作的真实写照。
每天要和这么多人打交道,遭遇到一些患者和家属的不理解与不尊重,对于昌国辉来说,也很经常。说起这个,他有些无奈。曾经遇到一个高热惊厥的患儿,当他经过一系列诊治将孩子的高热惊厥症状缓解后,准备安排入院时,却遭到了患儿家属的强烈反对。家属误认为昌国辉不负责任,没有积极抢救,就要安排入院缴费,于是开始大吵大闹。
“当时我的办公桌是玻璃的,家属一拳打下去,全部都碎掉了。”昌国辉现在谈起这件事,还心有余悸。最后经过耐心的沟通解释后,家属最后还是缴费入院,孩子最终也康复出院。
工作上的繁忙,患儿家属的不理解,也曾让昌国辉想过离开:“那时也想过转科,但是一想到每天有四五十个孩子等着我去救治,想法渐渐也会消失,我不能不管他们啊!”昌国辉说。虽然会经历沮丧,但是每次看到孩子因为自己的诊治而好转,那种成就感也会激励着自己继续坚持下去。
曾经有患者的家属夸赞说:“昌主任特别有办法,我的孩子看病只认他,其他医生都不接受。”面对赞扬,昌国辉有点不好意思:“其实我也没什么特别办法啊,主要是和蔼点耐心点,有时候用孩子的语言去跟他们沟通,孩子自然就不会抗拒了。”
正聊着,昌国辉电话又响了:“刚出生十九天的极低体重新生儿要从湘雅附二转院到康雅医院,需要马上去长沙接回,我得赶紧去安排一下了。”放下电话,昌国辉跟医生简单交代完事情后,便急匆匆赶了过去。
来源:红网益阳站
作者:单奕弈
编辑:罗玉林
本文为益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content/84/2018/0601/31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