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上午,南县水产工作站副站长曾诚指导呈宝龟业的稻龟稻鳖安全越冬。
1月5日下午,南县青树嘴镇农技专家王成效在稻虾养殖户唐兴华的基地察看。
红网南县站讯 “赶紧向虾沟补水,提高水位,增加水体肥度,还要均匀移植水生植物。”1月5日,南县青树嘴镇动物防疫站长王成效早早地来到养殖大户唐兴华的稻虾基地,经过实地察看后,就面前300多亩虾田提出指导建议。这是南县千名农技专家指导全县虾农加强小龙虾越冬管理,把养殖技术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养殖户手中一个生动场景。
为了确保农作物安全过冬,今年,南县组织了1000多名技术人员走进田间地头,让技术服务进村入户。“有了小龙虾越冬管理的技术,农技专家亲临现场问诊,我们干起来就更有劲。技术指导就是给我们虾农‘雪中送炭’。”养殖户唐兴华送走技术员后,便在稻虾养殖户微信群称赞南县技术服务热情到位,群友也是连连点赞。
近年来,南县“稻田+”产业得到蓬勃发展,其中稻虾种养面积达30万亩,稻蛙、稻龟、稻鳖以及秋冬种植面积达35万多亩。冬至以后,气温持续走低,小龙虾等在低温状态下面临被冻伤甚至冻死的危险。为提升秋冬种养产品的成活率,冬季加强越冬管理成了南县农水线的头等大事。该县陆续出台了《南县农作物越冬技术指南》《南县稻虾共生越冬技术规范》等多类资料,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民教育培训,先后印发各类技术指南20多万份,举办各类培训班230多期,培训农民6万多人次,确保全县60多万亩的种养面积安全过冬。
“成活率高低直接关系到养殖户经济效益。”南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曾诚来到罗文村呈宝龟业800多亩的稻龟基地察看,强调稻龟、稻鳖安全越冬的重要性,离开养殖基地时,还反复叮嘱养殖户苏建新要密切关注基地,每天要巡池2次,发现异常就要及时采取对策。
来源:红网南县站
作者:胡建根
编辑:罗玉林
本文为益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content/80/2018/0108/31984.html